11月20日上午,2萬噸冰級的多用途船 “永盛”輪從張家港港務集團2號泊位碼頭出發,將與“雪龍”號、“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在海上會合,一起前往南極開啟中國第41次南極考察任務。
據悉,本次考察任務由3船保障,“雪龍”號和“雪龍2”號船從廣州出發,主要執行科學考察、人員運送和后勤補給任務;“永盛”輪貨船從江蘇張家港出發,主要承擔秦嶺站配套設施建設物資運送任務。考察隊預計2025年5月返回,歷時7個多月。
記者注意到,2萬噸級的“永盛”輪上所裝載的集裝箱并不多。這艘船長160米、寬約24米,所運輸的物資大約1.5萬多立方米,重僅5000多噸。那么為什么要選擇這樣的船型呢?主要還是遠洋運輸和抗南極海域風浪考慮,并且運輸船需要具有冰區航行能力。“永盛”輪曾多次執行極地航行任務,2013年首航北極,是第一艘經由北極東北航道抵達歐洲的中國商船。此次考察將開展南極秦嶺站配套設施設備建設,圍繞氣候變化對南極生態系統的影響與反饋開展調查,廣泛開展科研和后勤保障領域的國際合作。
“實際上,這并非張家港海事局第一次助力南極科考。2023年,‘天惠’輪作為中國第40次南極考察的三艘保障船之一,圓滿完成了秦嶺站建站物資運輸任務。今年臺風‘貝碧嘉’影響期間,‘雪龍’號至長江張家港水域防臺避風。這些都得到了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高度認可。”張家港港區海事處副處長秦雪強告訴記者。
為保障“永盛”輪安全進出港,張家港海事局強化聯動、靠前服務,多舉措做好安全保障工作。根據“永盛”輪進港時間和船舶需求,結合福南水道通航條件,制定船舶進港靠泊方案,確保船舶順利通暢進港。充分發揮全要素水上“大交管”作用,對該輪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交通組織和現場維護。海事部門還派出業務精湛的資深港口國監督檢查官,結合《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極地規則》等國際公約的要求,與船員一同開展全方位“體檢”,就船舶狀況、安全管理等情況開展檢查,針對船舶存在的亟需改進的方面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做好科考船舶的安全保障工作,服務好中國南極科考事業。
美編:趙岑
校對 盛媛媛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