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晚,大型新編粵劇《南拳》在第九屆羊城粵劇節開幕式上首演。傳奇的故事,超燃的打戲,悠長的粵韻,引發觀眾好評如潮,“熱血、激情!果然是粵劇舞臺上的‘動作片’!”
粵劇《南拳》由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出品,廣州粵劇院創演,得到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蔡李佛拳保護傳承基地支持。
熱血故事展現嶺南雙“非遺”魅力
粵劇《南拳》講述了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蔡李佛拳門徒團結南北武術門派參與挽救民族危亡的熱血故事。作品通過南拳英豪從世俗英雄蛻變為民族英雄的傳奇敘事,展現嶺南武術的陽剛之美和粵劇南派藝術的獨特魅力,謳歌以嶺南武術家為代表的平民英雄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
該劇主創團隊陣容強大,包括一級編劇梁郁南,一級導演、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藝術家翁國生,以及音樂作曲隋曉峰、唱腔設計鄒裕偉、舞美設計邊文彤、燈光設計周正平、服裝設計藍玲和張穎、多媒體設計郭金鑫等,還特邀國家級非遺蔡李佛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房勝棠擔任武術顧問。
演員陣容方面,由一級演員、廣州市級非遺傳承人陳振江出演男一號江一龍,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吳非凡出演女一號郭勝男,特邀著名粵劇表演藝術家、中國戲劇梅花獎“二度梅”得主歐凱明飾演江一龍的師父譚三,集合了廣州粵劇院上百名演職員共同參演。
世界級非遺粵劇與國家級非遺南拳共同扎根嶺南大地,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南派武打是粵劇表演藝術中的一大鮮明特色,它脫胎于包括蔡李佛拳在內的嶺南武術。編劇梁郁南介紹,粵劇《南拳》從蔡李佛拳的發展背景切入,將粵劇與嶺南武術結合起來,體現了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和粵文化的開放包容精神。劇中,粵劇和蔡李佛拳的緊密結合使作品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同時帶有鮮明的嶺南文化特質。
“粵劇《南拳》的創作挑戰在于如何將廣東南拳的武打套路與粵劇的武戲巧妙融合,創造出獨特的舞臺表現方法。”導演翁國生表示,粵劇《南拳》嘗試為粵港澳大灣區的非遺融合與發展探索新路徑——以當代舞臺藝術形式賦予傳統武術新生,同時也讓粵劇在傳統武術的底蘊中煥發出新的活力。
人文之美獨屬于廣東的煙火氣
該劇武術顧問房勝棠表示,演員們從北勝蔡李佛拳的一招一式到平拳套路的學習,非常認真和刻苦,為演出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粵劇《南拳》中,蔡李佛拳不再僅是粵劇演員的拳腳功夫,經過粵劇表演的藝術化處理,得到更全景式和更深層次的呈現,讓觀眾能更深刻地領略到蔡李佛拳蘊含的人文之美。
劇中男、女主角江一龍、郭勝男讓“南拳”“北腿”從較量到融合,兩人也從對手成為戀人……充分展現了以嶺南武術為代表的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展現了武術家們的團結抗爭精神,同時凸顯了個人情感與民族大義之間的沖突與抉擇。
作為一部地道的本土題材作品,粵劇《南拳》中的嶺南風格建筑、粵味對白和生活細節等極具嶺南風情的元素,讓整部劇透著一種獨屬于廣東的煙火氣。
該劇通過濃厚的嶺南風物場景塑造,精致地呈現出嶺南人剛柔并濟的性格、開放包容的胸襟以及嶺南的生活底色、世俗風情,將讓“粵產文藝”又向前邁進一步。
第九屆羊城粵劇節組委會介紹,選擇粵劇《南拳》作為開幕式演出具有深遠意義。粵劇《南拳》不僅展示了灣區雙“非遺”的魅力,還奏響了第十五屆全運會相約灣區向未來的時代強音。隨著羊城粵劇節的四海交流,《南拳》將成為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