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吃雞蛋嗎?你一般是吃全蛋,還是丟棄蛋黃?有些人是因為不喜歡吃蛋黃,還有些人是擔心吃了蛋黃會導致膽固醇升高……然而,很多人雞蛋都吃錯了!日前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一個全雞蛋的人,在預防老年癡呆方面更有優勢!
每周至少吃一個全蛋,
有助于降低老年癡呆風險
2024年7月《營養學雜志》刊發的一項研究,探討了雞蛋攝入與阿爾茨海默病風險之間的關系。結果顯示,每周食用1個以上全蛋(含蛋黃)的老年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降低了47%,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此外,研究還發現:每周食用超過1個全蛋與腦部阿爾茨海默病病理風險降低49%相關。
這項研究調查了1024名老年人的飲食習慣,并且還分析了其中578名死者大腦中阿爾茨海默病病理情況。結果發現,與不吃雞蛋的人相比,每周食用超過2個雞蛋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時間延后34%。雞蛋為什么有助于降低患阿爾茨海默病風險呢?分析表明,雞蛋對阿爾茨海默病風險的影響中,有39%是通過膳食膽堿介導的。膽堿是一種重要的營養素,參與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合成,后者在記憶和學習中起著關鍵作用。而雞蛋正是膽堿的豐富來源,尤其蛋黃里。100克雞蛋中的膽堿含量大約為251毫克,營養學會推薦膽堿的日攝入水平為成年女性(425毫克)和成年男性(550毫克)。算下來,如果每天吃1個雞蛋就能夠提供每日需攝入的一半膽堿量。
很多人雞蛋都吃錯了!
普通人吃雞蛋要吃蛋黃
生活中,有些人只吃蛋白不吃蛋黃,認為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高,對身體不好。事實上,這是個誤區。首先,人體中的膽固醇并不都是從飲食中來,只有25%是通過食物攝入,其他的都是肝臟自身合成的。因此,血清膽固醇含量的高低與攝入的總量沒有太大的關系。其次,蛋黃膽固醇含量雖然較高,但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加上蛋黃中還含有可降低膽固醇的卵磷脂,吃了還可以幫助人體自動調節膽固醇水平。所以,對于普通人來說,吃雞蛋不會引起血清膽固醇升高。即使少部分人膽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也不會升高,不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對高脂血癥患者來說,每天攝入膽固醇控制在300毫克以內,一個雞蛋蛋黃的膽固醇含量一般在200多毫克,每天吃一個雞蛋是可以的!
而且,不吃蛋黃,真的挺虧的!蛋黃比蛋清的蛋白質含量還高,且維生素、礦物質幾乎都存在于蛋黃中。而且,蛋黃還富含磷脂和膽堿,其脂肪組成以單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所以只吃蛋清不吃蛋黃可就虧大了。
健康吃雞蛋,
這3點一定要知道
1.每天推薦吃1個雞蛋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推薦,成年人每天應攝入蛋類40~50克,相當于每天一個雞蛋。從營養學的觀點看,為了保證滿足機體需要,又不致營養過剩,在一般情況下,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青年和中年人中,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消耗營養多的每天可吃2~3個雞蛋。少年和兒童由于長身體、代謝快,每天也可吃2~3個。但是身體肝腎功能有問題的人群,需要咨詢醫師意見決定攝入雞蛋數量,因為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肝腎負擔。
2.水煮蛋吃法更推薦
吃水煮蛋,因為其烹飪溫度低、不放油,能夠極大地保留雞蛋的營養元素。煮蛋的消化率為99.7%,攤蛋為98%,炒蛋為97%,蒸蛋為92.5%,油炸為81.1%,生吃30%~50%。
建議雞蛋應該冷水下鍋,慢火升溫,沸騰后微火煮3分鐘。停火后再浸泡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清嫩,蛋黃凝固又不老,蛋白變性程度最佳,也最容易消化。
3.雞蛋冷藏40天內吃完
雞蛋需要科學保存,切勿盲目“囤貨”。雞蛋的保質期與溫度、存放環境有關:2℃~5℃條件下冷藏,最好在40天內吃完;冬季室溫下儲存,盡量在15天內吃完;夏季室溫下儲存,盡量在10天內吃完。判斷雞蛋是否變質的簡便方法是聞味道,若有腐臭味則表示雞蛋過了保質期。不過并非雞蛋沒有異味就可以長期儲存,雞蛋存放越久,營養流失越快,所以需要盡早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