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生群體是“谷子”的主力消費者
琳瑯滿目的二次元周邊產品
琳瑯滿目的二次元周邊產品
什么是“谷子”
“谷子”一詞,源自于英文單詞Goods(商品)的諧音,指的是漫畫、動畫、游戲、偶像、特攝等版權作品衍生出的周邊產品,屬于二次元相關產品。主要包括:吧唧(英文badge,即徽章的諧音)、色紙、立牌、立得、掛件、手辦等。“吃谷”指購買與動漫、游戲、小說等二次元作品相關的周邊商品。
“谷子”“買谷”“吃谷”……這里的“谷子”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稻谷,而是特指二次元領域的周邊商品。近期,一種以動漫、游戲等IP為原型制作的周邊商品——“谷子”,在青少年群體中迅速走紅。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個“谷圈”聚集地發現,“谷子”正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精神寄托。然而,隨著“谷子”的熱度越來越高,一些詐騙分子也趁機入局。
“谷圈”日趨風靡帶動線下客流
中午時分,記者走訪廣州多家“谷子”店,雖然是工作日,也不是商場人流的高峰時間段,但各類動漫元素的特色店面并不缺客源。在廣州動漫星城內,分布著大大小小近30家“谷子”店,店門口的動漫人物立牌,煞是惹眼,不僅吸引了特意前來打卡拍照的二次元愛好者,也讓逛商場的市民駐足觀望,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這里‘谷子’挺全的,我們一起吃一盒吧……”背著初音未來“痛包”的“10后”小林在其中一家“谷子”店里逛了一圈后,拿起放在門口的“吧唧”和朋友商量著。作為一名“老二次元”,每天中午她都喜歡跟同學來到這里轉一圈。
“年輕人買‘谷子’現在已經成了時尚。”在“谷子”店里一位店長介紹,“其中,‘吧唧’最受歡迎。”店長指了指胸前佩戴的數十枚馬口鐵制徽章說道,“以前地下商場的人流并不大,近年來隨著‘谷子’的熱度上漲,‘谷子’店新開了不少。客流量也越來越大。特別是周末,這里可熱鬧了。”另一家店鋪負責人說,當前“谷子”的熱度確實不低,人多的時候甚至要限購。
仿佛在呼應店長的結論,中午12時過后,動漫星城逐漸熱鬧起來。不少年輕人結伴前來。“線上逛和線下逛的體驗感肯定是不一樣的,摸得著的感覺更快樂。”在一家“谷子”店內,陳小姐邊看著琳瑯滿目的商品邊對記者說,“線下逛店的感覺更真實,不過容易沖動消費。”陳小姐表示,之前她主要通過線上渠道購買“谷子”,但隨著廣州“谷子”店的增多,她現在更傾向于線下購買。
不少人愿意每月花數百元“吃谷”
記者了解到,購買“谷子”的人群聚在一起分享形成了相對獨立的圈子,被稱作“谷圈”。在國內,未成年學生群體構成了“谷圈”的主力軍。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初高中生群體是“谷子”的主力消費者。如同現實中的追星,為了二次元世界里的虛擬人物,不少“吃谷”人愿意每月花費數百元“吃谷”。
剛上初二的張同學告訴記者:“其實這就跟男生喜歡買手表,女生喜歡買口紅一樣,我們二次元就是喜歡買‘谷子’。別說‘谷子’沒用,這情緒價值給到溢出!我的包包上掛滿了喜歡的人,隨時隨地陪伴我,真的很開心!”
在采訪中,不少“00后”和“10后”提到“用愛發電”。在他們看來,“如果沒有愛,大家都不會干這些事情。”在他們看來,二次元是一個神奇夢幻的地方,里面會發生現實生活中完全沒有辦法發生的事情。里面的人物角色,曾在自己遇到挫折時,給予力量。激勵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家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集
隨著年輕人們“吃谷”的小眾愛好逐漸走入大眾視野。不少家長對“谷子”表示不解,一塊小鐵片,因為動漫人物的背書,便成了一塊炙手可熱的吧唧(徽章)。但事實上,“70后”“80后”的家長們并非如印象中的一味反對。
在動漫星城探店時,記者偶遇了兩位正在為自家孩子挑選“谷子”的家長。“孩子生日快到了,知道她喜歡這個,所以來這里看看。”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家女兒今年讀高中,有喜歡的游戲IP,平時也會買一些“谷子”。對于孩子的愛好,祝女士表示理解,“年輕人喜歡這些很正常,我們就時不時給他準備個小驚喜,讓她能從忙碌的學業里放松片刻也是好的。”
在李先生看來,“谷子”給女兒帶來的快樂溢于言表。“我陪她出去玩的時候,她看見商場有個大的動漫人物立牌,一下子就興奮起來,讓我給她拍照,說拍完要發朋友圈。”
“雖然我完全不能理解二次元,在不癡迷的前提下,可以當做對她的獎勵。但如果一直買,那真承受不住。”李先生無奈地說。
不少家長表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收集,就像‘80后’曾經熱衷于收集干脆面里的卡片,現在的孩子看完動漫,也會希望收集一些周邊產品。”同時也有家長表示,“孩子們需要與同伴有交流的話題,在一起談論的時候,孩子可以從同伴那里找到歸屬感和認同感。”
警惕:涉“谷圈”新型詐騙多發
隨著“谷圈”的火爆,公安部網安局近日發布提醒,請廣大家長高度重視涉“谷圈”詐騙。
多地公安機關發現,近期涉“谷圈”的虛假購物類、假冒公檢法類的詐騙案件頻發。此類騙局中,騙子針對熱衷于收集動漫周邊的未成年人設置了一系列圈套,比如在社交群聊渠道發布“賣谷”廣告吸引未成年人,再開展詐騙,不僅造成經濟損失,也給當事未成年人心理造成了極大傷害。
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由“谷子”引發的未成年人受騙案屢見不鮮。
近期,浙江湖州安吉縣公安局成功破獲了一起由“谷子”引發的未成年人受騙案:事主刷到相關廣告并在某App下單。對方誘導其添加QQ,后告知事主因未成年人操作導致支付賬戶異常,如不及時解除,便會報警。驚恐之下,事主按照對方誘導下載了屏幕共享App,使用家長手機欲向對方指定賬戶轉賬8000余元。幸虧反詐中心勸阻及時,才成功制止。
學生群體中爆火的“小馬寶莉卡”,也成為騙子謀財的“誘餌”。今年暑假期間,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多地發現此類騙局。騙子以“收購卡牌”“免費贈卡”為噱頭,精心設置詐騙陷阱,然后用“冒充公檢法”等話術嚇唬學生,要求他們用父母的賬戶轉賬。其中,有一名11歲的小學生刷到免費贈送“小馬寶莉卡”視頻后加入免費贈卡群,登記了個人身份信息,卻被騙子以“未成年不允許參加此類活動”等理由恐嚇,并在對方遠程操縱下將其父名下銀行卡賬號、手機驗證碼等提供給對方,累計損失40萬元。
“谷圈”套路盤點
“谷圈”代購
除了以冒充民警恐嚇未成年人實施詐騙,“谷圈”代購也是詐騙高發區,為了購買行情緊俏的產品選擇在二手平臺購買或者通過“黃牛”購買,都有很大被詐騙的風險。
提示:海外團購“谷子”也具有法律風險,不僅是海外代購人可能會卷款跑路錢打水漂,一些代購的“谷子”沒有按照規定申報還可能涉嫌走私問題。
拼團采購
受限于整套購入花費更多、國際快遞成本高等因素,找些同好拼團往往是“吃谷”的常規操作。
提示:團長卷款跑路是常見的詐騙方式。跑路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退群、拉黑團員、已讀不回等等,團員收不到貨物,也損失了錢款。拼團還需仔細甄別團長身份信息,交易留痕。如發現受騙,第一時間保留相關證據向平臺舉報,同時聯系其他受害者一起報案。
“免費贈送”
有不法分子以“免費贈送”“免費福利”等話術誘導未成年人上鉤,又會以“違規領取”“賬號被凍結,需要配合解封”等理由威脅恐嚇,要求未成年人操作家長手機配合調查,借機盜取家長賬戶信息和錢款。
提示:切莫輕信所謂的“免費福利”,任憑詐騙話術千變萬化,凡是涉及填寫個人信息、轉賬支付等操作時,一定要先征得家長同意。家長也應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機和賬號信息,避免讓孩子單獨使用手機。
“出谷”回血
有些不法分子會偽裝成“買家”,謊稱要以高于市場的價格收購“谷子”,隨后又以“賣家沒有注冊店鋪”“沒有繳納認證金”等理由,要求賣家聯系假冒客服支付店鋪認證金,假冒客服通常會趁機要求未成年人使用家長手機多次轉賬,最終將家長銀行賬戶洗劫一空。
提示:“吃谷”、“出谷”應通過正規交易平臺進行,如買賣雙方遇到任何問題,請第一時間與平臺客服進行溝通,不輕信對方說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