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知名汽車4S店紛紛宣布倒閉,從天津最大的奧迪品牌4S店永濠奧迪,到北京寶馬全球首家5S店星德寶,再到廈門、重慶、哈爾濱等多地的汽車4S店,紛紛關門大吉。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從2020年至2023年,全國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退網關門,年均退網量超2600家。這些4S店的關閉不僅僅是企業經營不善的結果,更是整個行業變革的一個縮影。
4S店為何會陷入如此困境?這背后的原因復雜多樣,但歸根結底,還是傳統商業模式難以適應市場變化的結果。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無疑是導致4S店閉店潮的重要原因之一。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車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其銷量的增長速度令人矚目。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的保養需求大大降低,這意味著4S店賴以生存的售后維修業務受到了嚴重沖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廠商多采取直銷模式,繞過了傳統的4S店分銷網絡,使得后者的新車銷售業務也大受影響。
汽車市場的競爭加劇也是4S店面臨的重大挑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車企加入市場競爭,價格戰成為了常態,導致4S店的新車銷售利潤越來越薄;此外,消費者對汽車品質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而4S店為了降低成本,往往難以提供令消費者滿意的個性化服務,這又反過來影響了客戶的忠誠度和回購率。再加上近年來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消費者的購車意愿有所下降,這一切都讓4S店的經營雪上加霜。
這場4S店倒閉潮對消費者同樣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隨著4S店的倒閉,一些汽車品牌可能會退出市場,導致消費者在選擇車型和品牌時受到限制。而已購車的消費者可能會面臨售后服務網點減少、維修保養不便的問題。4S店倒閉后,原廠零部件的供應可能會中斷,影響車輛維修質量和進度。同時,非4S店的維修保養機構在技術水平和設備投入方面可能不如4S店,導致車主一時或難找到合適的維修店。
面對4S店倒閉潮,傳統車企經銷商須積極尋求轉型和升級,以適應市場的變化。4S店可拓展售后服務內容,比如增加汽車美容、改裝、二手車置換等服務,以此開辟更多收入來源。同時,在保障服務質量穩定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服務效率,進一步壓縮成本。
此外,創新合作模式也至關重要。傳統車企經銷商應盡快與新能源車企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成為新能源汽車銷售渠道的有機組成部分。例如,可以代理新能源汽車品牌的銷售與售后服務業務,從而分享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帶來的紅利。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4S店踏上了轉型之路。據報道,河南最大的汽車貿易集團正在加速向新能源汽車業務過渡,該集團旗下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4S店數量占比已經達到4:6。一些獨立的4S店經銷商還會通過展示特定車型獲取固定傭金,并提供客戶咨詢服務。比如,上汽集團的榮威MarvelX車型可以在展廳體驗,而在購買環節,經銷商會將客戶引導至汽車制造商的獨家線上渠道。這種“線下服務中心+線上會員運營”的戰略,成為了不少4S店集團的轉型方向。
車企也在積極應對這一變化。比如寶馬就宣布下調經銷商的銷售目標、大幅增加補貼和減免政策、減少考核項目,以確保經銷商能生存下去。畢竟,經銷商作為與客戶直接接觸的前端環節,不僅展現著品牌形象,更承載著一個品牌的企業文化內涵。保護經銷商,實際上就是在保護品牌自身。
當然,4S店的退出機制也需要完善。車企與經銷商都必須因勢而變,經銷商需要調整布局,延長服務鏈條,并有序承接關停店的車主服務事項;車企也應開放權限,允許經銷商進行多品牌經營和維修,以及提供多品牌的售后服務。在出現閉店或者類似情況時,經銷商應該積極主動地與消費者溝通,及時告知店鋪關停計劃以及消費者權益的處理辦法,并就補償事宜協商溝通。
對于消費者來說,在購車時應該更加謹慎地選擇4S店和汽車品牌,優先考慮那些實力雄厚、口碑良好的品牌。簽訂購車合同時,務必仔細閱讀條款,確保自己的權益得到保障。在購車后,及時保留好相關憑證,如購車發票、保養記錄等,以便在需要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只有那些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4S店,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這一過程中,廣大消費者則希望自身權益能夠得到更好的保護,享受到更加優質、便捷的汽車服務。畢竟,無論市場如何變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始終是商業活動的核心所在。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