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浙江省寧波市演藝集團來說,新舞臺的開辟往往是靠“闖”出來的。自2011年成立以來,它就是同行眼中的國有院團改革標桿之一。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浪潮中,只有既“出作品”,又“走市場”,才能讓院團這條大船順風而行。如今,線上直播新舞臺的開拓也不例外。
為了做好直播,今年4月,寧波市演藝集團成立了直播公會和“直播項目專班小組”,讓年輕人自由探路。在試播成功后,院團再次出擊,主動聯系抖音,加入“藝播計劃—抖音直播院團專項”——這個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場管理司指導、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和抖音直播共同發起的扶持計劃。
滿打滿算半年時間,寧波市演藝集團就已開辟6個直播間,累計收獲496萬新觀眾;旗下公會也已吸納、管理20名演員開展直播。不少粉絲看完直播后,從天南地北專程趕到寧波,就為了在線下劇場一睹他們完整劇目的演出。這樣的勁頭和成果,讓抖音直播運營人員都“有些驚訝”。
6個月的快速轉變,給院團和成員帶來了新動力與新收入,也給他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寧波市甬劇團的二胡樂手張金亮表示,他原來拉琴都是坐在樂池里專注演奏,不會直接面對觀眾,而直播需要和觀眾互動交流,這恰恰是他最不擅長的,有時為了緩解壓力,他甚至會把墨鏡戴上,靠不停地拉琴來逃避互動環節。
針對演員們遇到的困難,直播小組為他們準備直播常用話術,幫他們在演奏時關注觀眾的互動消息,并在直播前后進行提示。隨著直播場次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觀眾加入直播間,與演員互動、交流、點歌,用語言和打賞鼓勵他們的演出。在此過程中,演員們收獲了經驗,更收獲了信心。如今,張金亮在直播間已經摘下墨鏡,拉琴之余,與觀眾的互動也越來越多。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寧波市演藝集團董事長林紅看來,傳統劇目的演出模式受眾范圍較小,如果想讓更多人看見、聽見舞臺上的演出,加入互聯網和直播是必然的選擇。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7月,已有來自192家國有院團的2174名演員加入抖音直播院團專項,115家院團以經紀機構的形式入駐,管理旗下演員。
對寧波市演藝集團來說,演員個人直播的成功只是一個開始。“未來,直播不僅是在幾平方米的綠幕前,只要把人培養起來了,觀眾有了,需求有了,任何一個空間都是舞臺。”林紅介紹,院團未來計劃從個播推廣到團播,甚至向文旅、教育等領域拓展,把線上線下舞臺結合起來,將直播間搬到沉浸劇場和景區里。
在尋找新舞臺的道路上,這支敢想更敢干的隊伍仍在步履不停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