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繁瑩)在健康飲酒消費驅動下,名酒“低度潮”近年來正上演,各大名酒企業爭相布局低度酒:43度飛天茅臺、39度五糧液、38度國窖1573、42度汾酒青花30、洋河33.8度微分子、酒鬼酒39度內參酒……高端酒的低度白酒產品相繼面世,一時間,低度酒賽道炙手可熱。
白酒“降度”也成為酒業的核心命題之一,未來,低度酒是否會迎來量價齊增的發展新時代,成為白酒行業的下一競爭焦點?
年輕消費群體崇尚悅己式“微醺”
“在山東、廣東這樣的飲酒大省,低度酒已然成為流行時尚,在年輕人中更為盛行。低度酒的最高境界是低而不淡,濃而不膩。”酒業專家肖竹青說。
85后消費者李先生告訴記者,低度白酒相比高度白酒更好入口些,飲后的舒適度相對高,在他們同年齡段的“朋友圈”里較受歡迎。有觀點指出,白酒降度主要動因正是消費需求改變,隨著年輕消費群體崛起,體感更佳的低度白酒更受青睞。艾媒咨詢調研結果顯示,中國低度酒消費者中26歲及以下群體占比41%,40歲以下群體占比為76.4%。
在著名釀酒專家徐巖看來,低度酒盛行的核心原因在于,25度~40多度是國際通行的烈性酒之普遍度數,也是人類接受酒精比較合適的閾值,是中國白酒國際化發展中不可回避的要素。其次,從健康角度考慮,酒精度數低,對人體的刺激較小,尤其是年輕消費者更希望在酒精度數上低一些。國際上,威士忌和白蘭地等烈酒還可加冰,酒精的刺激度進一步降低。“從口感來說,白酒低度化是國際化大趨勢,是未來的主流方向。”徐巖說。
公開數據顯示,50度以下的降度白酒和低度白酒占據整個白酒消費市場的90%以上,42度以下的白酒也接近白酒行業總產量的50%。低度酒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742.6億元,2021年至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可達到30%。
突破:低度≠低價、低質
低度高端酒市場滲透力逐漸加強,帶動了諸多名酒酒廠加大對低度高端酒產品的布局。今年,五糧液在39度以外還推出45度產品,進一步加碼低度酒;酒鬼酒上半年推出的39度內參酒(甲辰)同樣是低度高端酒。
酒類專賣店經營者許先生稱,從價格來看,名酒的低度酒比其同類型高度酒更有優勢,但放到白酒市場來看,該價格位于次高端區間。在京東上,五糧液普五第八代39度500ml單瓶價格為709元;飛天茅臺43度500ml為909元/瓶。
記者采訪多位消費者,低度酒“低而不淡”是消費焦點問題。目前,白酒低度化主要通過加漿來調整,所謂“加漿”,是指在高度原酒到成品白酒的過程中,通過加入一定量的水將原酒酒度降低到產品要求的酒度。但隨著酒精度數降低,白酒中的風味物質含量也降低,口味變淡。時間放長了,風味物質容易不達標。
如何做到“低而不淡”?徐巖稱,當下,名酒企業通過特殊調味酒的組合優化,來提升低度酒的口味。他認為,需具備兩方面因素,一是高品質的基礎酒,二是高水平的勾調技術?!斑@就要求做低度酒時,基礎酒要干凈,質量要更好。”針對低度白酒因酯類水解造成的不利于貯存的痛點,則可以通過調節基酒中乳酸、乙酸和己酸含量,適當增加漿水中無機離子含量,減少氧氣進入酒體的機會。
趨勢前瞻
不加漿降低酒度技術或成現實
徐巖指出,不同香型的白酒在“降度”中遇到的難題是不一樣的。相較而言,濃香型白酒實現“降度”相對容易,清香其次,醬香型白酒最難,與其各自的風味物質平衡難度相關。
由于濃香型白酒更容易實現低度酒的研發與生產,因此,目前如五糧液、瀘州老窖等濃香型白酒企業在低度酒上先嘗“甜頭”。以38度國窖1573為例,2023年38度國窖份額占比國窖系已升至50%,瀘州老窖方面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未來將堅定不移做低度化。而以43度飛天茅臺為代表的低度醬香以及42度青花汾酒為代表的低度清香,其市場消費氛圍也在明顯升溫。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曾表示,理性、健康的飲酒態度和飲酒行為決定了未來消費者的選擇?!拔磥聿患訚{直接降低高度酒酒度的技術會成為現實,也就是兩斤高度酒可能才會得到一斤更高品質的低度美酒。”宋書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