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技術正在成為全球腦科學產業研究的高地。憑借中國豐富的臨床資源,中國腦機接口設備正在加速步入臨床。
12月7日,在腦機接口協會(BCI Society)與天橋腦科學研究院(TCCI)聯合舉辦的國際腦機接口大會上,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教授洪波分享了其團隊研發的無線微創腦機接口產品NEO的最新進展。
洪波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我們的腦機接口設備明年將開始大規模臨床試驗,計劃入組30至50名患者進行植入,在國內大約10個中心展開。”
這意味著國產自主研發的腦機接口產品距離獲批上市又近了一步。
手術標準化程度高
洪波表示,明年計劃選定的入組患者為脊髓損傷患者,在完成這些植入手術后,將會向藥監部門遞交臨床數據,以申請相關腦機接口產品的上市批準。
據介紹,NEO由上海腦接機口公司博睿康自主研發,今年已經完成了3例人體植入手術,其中包括一例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開展的手術。
據華山醫院院長毛穎教授介紹,一個月前華山醫院為一名因車禍癱瘓四年的患者進行手術,如今這名患者已經能夠通過意念控制手臂,完成拿起杯子喝水的簡單動作。
值得關注的是,毛穎為這名患者進行手術時長僅一個多小時,較前兩名患者的手術時長縮短約一半。“通過我們的手術也說明腦機接口植入手術非常便捷,而且標準化程度高,相信未來很多中心都能夠開展此類植入手術。”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針對目標人群的特點,醫生相信腦機接口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能夠幫助包括腦卒中患者在內的諸多神經功能受損患者恢復部分基本生活能力。對于不同年齡段的患者,腦機接口也能根據其身體狀況進行個性化的調整與功能優化。尤其是對于年輕患者,早期介入和康復訓練有望重建更高的生活質量與社交能力。
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在BCI國際腦機接口大會上表示:“通過神經網絡的重塑實現信息的高效傳遞,這不僅是揭示大腦功能的關鍵,也是開發新型治療手段的重要途徑。”
在全球范圍內,包括科技富豪馬斯克的Neuralink在內的腦機接口公司也都在積極推動臨床試驗。上個月,Neuralink宣布獲得加拿大衛生部批準啟動在該國的首次臨床試驗,預計將招募6例癱瘓患者。
今年1月,Neuralink公司宣布完成了首例腦機接口人體植入手術,并稱初步結果顯示檢測到了可靠的神經元脈沖信號;今年8月,該公司宣布成功完成第二次植入,患者將植入物連接到計算機的那刻起,他就能開始用大腦控制鼠標光標。
不過Neuralink的技術路徑為有創植入,這種方法相較于國內的微創植入技術而言,創面更大,對患者造成的風險也更大。
全球研發競速,倫理挑戰大
去年5月,瑞士洛桑大學醫院Jocelyne Bloch教授和Grégoire Courtine教授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項轟動業界的研究,一名大腦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男子已經能憑借意念站立,并重新開始學習走路。
Bloch此次也參加了BCI國際腦機接口大會。她表示,這項研究使用最新開發的算法,將癱瘓患者的神經信號轉化為指令,并通過插入腦機接口設備,讓患者移動腿部和足部肌肉。她同時強調,該腦機接口系統仍處于基礎研究階段,距離真正能在臨床上讓癱瘓患者獲益可用還需要很多年。
盡管目前全球腦機接口的應用場景仍以癱瘓及脊髓損傷患者為主,但研究人員表示,腦機接口未來還能幫助患者恢復其他功能,例如讓失明患者重見光明。
今年9月,Neuralink公司獲得了監管部門對其突破性技術Blindsight的認可。馬斯克在推文中寫道:“Blindsight設備可以使那些失去雙眼和視神經的人重新獲得視力。只要視覺皮層完好,就能讓盲人看到東西。”
與此同時,腦機接口公司背后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持。為此,全球企業都在積極融資。Neuralink公司的估值今年年初就已達350億美元。此外,包括美國初創公司Blackrock Neurotech在內的公司獲得了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BRAIN計劃的支持。該項目今年預計將投入近7億美元資金。
美國匹茲堡大學物理醫學與康復系康復神經工程實驗室主任Robert Gaunt在BCI國際腦機接口大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的團隊正在與Blackrock Neurotech合作,開發“喚起觸覺”的腦機接口系統,通過控制雙向假肢手臂,以恢復脊髓損傷參與者的功能。
隨著腦機接口技術在臨床中的加速推廣,引發的倫理和醫療安全問題也備受關注。洪波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倫理方面看,國內腦機接口植入的倫理審核某種程度上要比美國更為嚴格。
“例如馬斯克的Neuralink的一名植入患者,從一開始就是為了打游戲,這樣的需求很難在中國通過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洪波說道。
國內對標Neuralink的腦機接口公司腦虎科技創始人陶虎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我們也在積極推動腦機接口的臨床注冊相關工作,但在臨床上的投入很大,每一例患者都是需要通過嚴格的審批后才能入組。”
陶虎認為,腦機接口相關的法律和標準制定方面也有待進一步突破。“對于腦機接口這類新興事物,現在在檢測標準等方面都還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標準,目前我們也在與相關機構積極合作,推動相應標準的制定完善。”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