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大中型旅游演藝演出場次占全國營業性演出總場次的37.6%,觀眾人次占比達54%,顯示出旅游演藝在演藝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旅游演藝要堅持以正確導向引領發展,注重社會效益,以人民為中心,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特色,避免同質化;要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跟著演出去旅行”的需求;要持續拓展產業提質升級的路徑方法,提升文化內涵,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強人才培養和服務質量提升。
11月25日,由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指導,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主辦,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等承辦的2024文旅融合·旅游演藝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河南鄭州召開。此次大會以“激活文旅融合新引擎 共繪行業發展新篇章”為主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新時代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徑,以及旅游演藝項目的創新和運營策略。
作為此次大會的舉辦地,鄭州成為與會者關注的焦點。中國演出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潘燕說:“在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全國旅游演藝精品名錄入選項目名單中,河南共有4個項目入選,位居全國前列,其中鄭州占據了3個席位。我們選擇在鄭州舉辦此次大會,旨在學習鄭州的經驗,通過平臺搭建吸引更多旅游演藝企業和優質出品機構與河南以及鄭州的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動更多優質項目的落地。”
近年來,鄭州市堅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發展理念,大力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行動。通過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鄭州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旅游演藝項目,如“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項目和《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演藝等,不僅提升了鄭州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還成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特別是“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作為河南新崛起的一張亮麗文化名片,以其獨特的戲劇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無數游客的目光。該項目通過21個大小不一的劇場和近千名演員,以戲劇幻城獨特的建筑為基底,講述關于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在這里,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戲劇的魅力,更可以深刻理解河南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歷史與文化。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延慶說,2023年河南省累計舉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等演出活動近5000場。河南省計劃到2026年底,演藝演出產業鏈綜合收入達800億元,吸納就業人數28萬人以上。
近年來,隨著文旅融合的深入推進和人們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全國旅游演藝市場消費持續升溫。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的監測,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大中型旅游演藝演出場次占全國營業性演出總場次的37.6%,觀眾人次占比達54%,顯示出旅游演藝在演藝產業中的重要地位。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實景演出現場
在這股熱潮中,科技賦能為旅游演藝帶來了新機遇。全息影像、人工智能技術、“5G+4K”、8K等技術的應用,增強了旅游演藝的表現力和吸引力,為觀眾帶來了更加震撼的視覺體驗。
此外,旅游演藝也在不斷創新發展業態和模式。通過與景區景點、餐飲、住宿、娛樂等行業的跨界融合,旅游演藝項目得以延伸產業鏈,實現流量轉化。摩登天空草莓音樂節和阿那亞戲劇節等成功,為探索旅游演藝跨界合作提供了示范樣本。這些項目通過文旅商融合、聯動,不僅提升了項目的整體價值,更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發展。
然而,旅游演藝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當前旅游演藝行業存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新以及投資效益不高等問題。”河南建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兵說,這些問題不僅影響了旅游演藝項目的吸引力,還制約了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胡兵建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旅游演藝項目在開發過程中應注重創新,深入挖掘當地文化資源,打造具有獨特魅力的產品。同時,還要加強市場調研和需求分析,了解游客的需求和偏好,為游客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此外,加強行業內的交流與合作也是推動旅游演藝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
宋城演藝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宋城演藝”)副總裁葛琛說:“旅游演藝要關注市場消費特征,如親子市場、女性市場和‘Z世代’市場等,注重情緒價值提供、產品創新和性價比提升。”宋城演藝通過打造“千古情”系列演出,不斷創新和提升,形成了連鎖效應,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如廣東千古情景區開業后迅速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現象級文旅項目,有力推動了當地的文旅發展。
針對旅游演藝行業的未來發展,文化和旅游部產業發展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旅游演藝要堅持以正確導向引領發展,注重社會效益,以人民為中心,挖掘文化內涵,突出特色,避免同質化;要創新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滿足群眾“跟著演出去旅行”的需求;要持續拓展產業提質升級的路徑,提升文化內涵,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強人才培養和服務質量提升。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