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通過搭建平臺、資金扶持、精準服務等措施,加速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推動生產制造向智能化、信息化、數字化邁進。圖為江蘇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合光能(宿遷)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里,工人正在趕制太陽能光伏外貿訂單。
中新社發 王?力攝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并明確“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人工智能+’行動”“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等工作任務及部署。
圍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多地多部門正積極推進落實,深入謀劃相關政策舉措。
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
部委層面積極響應——
科技部提出,超前布局一批國家科技重大項目,確保已啟動重大專項高質量如期完成。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領域加強科技研發部署,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應用示范,培育未來產業。
工業和信息化部則明確,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布局啟動一批科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優化制造業創新中心和中試驗證平臺建設布局,完善科技服務業發展政策。
地方層面動作頻頻——
山西省科學技術廳于12月18日張榜公布了2024年度山西省科技重大專項計劃“揭榜掛帥”(第二批)項目,面向國內外廣泛征集優秀科研團隊揭榜掛帥攻關。據悉,此批項目共有9項,其中企業重大技術攻關類7項,重大基礎前沿與民生公益類2項。
就在同一日,上海市浦東新區舉行“共贏浦東?共創未來?浦東新區重大產業及配套項目開工儀式”,再次推動10個重大科技產業及40個配套項目實現開工,總投資額達114億元。
如何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建議,地方政府應建立工作組織領導機制和責任落實機制,出臺指導性文件和配套支持政策。同時,深挖本地特色產業,力爭實現場景“應開盡開、應放盡放”,為企業參與提供必要的共性基礎設施和制度環境。
“此外,地方政府還應營造包容創新、審慎監管的氛圍,探索柔性監管、負面清單等新型監管制度,營造支持應用場景開放、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彼蜗蚯逭f。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
近年來,我國人工智能快速發展。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企業已經超過4500家,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接近5800億元。人工智能與其他戰略性產業緊密耦合,已成為牽引產業升級的原動力、孕育新質生產力的新引擎。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宋向清認為,人工智能是未來產業體系建設的核心技術和關鍵平臺,在推動未來產業發展中的作用巨大、潛力巨大。其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強大的“頭雁效應”,能夠帶動相關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有效促進了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企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持續提速,有力推動了降本增效和轉型升級發展。
在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朱克力看來,部署“人工智能+”行動,意味著我國將加快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動其與千行百業深度融合,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能與活力。
“推進‘人工智能+’行動需要關注五大問題?!彼蜗蚯逭J為,一是突破技術瓶頸,強化AI算法的可解釋性;二是確保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經驗;四是推動產業升級和突圍,特別是在無人機、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領域打造全球領軍企業和品牌;五是完善政策支持,優化發展生態。
宋向清在接受中國城市報記者采訪時建議,加強相關領域基礎研究,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動產業鏈協同發展;結合地方產業特色,運用AI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拓展AI應用場景,如智慧城市、智能政務服務、自動駕駛等;構建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創新型人才;推動智能產品研發,打造AI產業集群創新高地;開展AI創新應用試點示范;加強AI領域知識產權保護。
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地方政府應當如何破題?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近段時間以來,包括北京、深圳在內的多個城市進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7月,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科委中關村管委會聯合發布《北京市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2024—2025年)》,從標桿應用、示范應用、商業應用三個維度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構建大模型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全景圖。
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印發《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若干措施》,在深化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方面提出了發放“模型券”、支持人工智能行業應用、加速開放政務應用場景、支持人工智能產品應用、支持人工智能軟件首版次應用等5大舉措,全面推進To G、To B、To C場景應用,以實現“場景應用最開放”。
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規范地方政府和企業行為。
事實上,這并非“內卷式”競爭首次出現在中央會議中。今年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就已經提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
劉向東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引導企業參與市場競爭是常態,“內卷式”競爭則是非常態。保持行業良性健康發展,需要疏堵結合,優化創新市場監管方式,促使市場機制既得到充分發揮,又不陷入不合理的雙輸博弈困境之中。
在劉向東看來,對于市場競爭中出現的“內卷式”競爭需要規范整治,既要管住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也要引導行業加強自律管理,規范企業不良競爭行為,營造透明公正可預期的公平競爭環境。
談及“內卷式”競爭的危害,宋向清認為,容易引發價格戰,縮減行業利潤空間;資源配置低效,形式重于實質的投入普遍,如過度包裝、虛假營銷等;過于關注短期表現,忽視長期競爭力的培養,致使技術停滯、市場疲軟;資本和勞動力長期滯留低效產業,制約高附加值產業發展……長此以往,經濟環境受損,行業壟斷風險加劇。
“‘內卷式’競爭表現形式很多,每一種形式都會對經濟和市場造成危害,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來綜合整治?!彼蜗蚯逭f。
如何整治“內卷式”競爭?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建議,提高技術標準,嚴控新增產能。具體而言,首先要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提高生產、技術、安全、能耗、環保、質量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水平;其次要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能結構優化。
此外,羅志恒建議,規范管理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資政策,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優化地方官員政績考核、轉變地方政府職能,防止各地在招商引資中進行政策的“逐底競爭”,避免低層次重復建設;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順暢流動,形成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不少地方主動求新求變,破解“內卷式”競爭。
以招商引資為例,浙江省實施“投資浙里”基金招商伙伴專項行動,建立省商務廳+省金融控股公司+100家股權投資機構的“1+1+100”基金招商伙伴體系,開展基金招商。該方式更好地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促進產業和資本融合。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23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