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顧客在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一家電商場內選購家電產品。
人民圖片
內需是經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而消費是擴大內需的重要動力來源。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了明年九大重點任務,其中“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列于首位。
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圍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期多地多部門積極推進落實,深入謀劃提振消費舉措。
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所謂“兩新”,是指推動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從各地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看,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成為下半年地方提振消費的重要抓手。
河北省明確,加力擴圍落實“兩新”政策;浙江省提出,持續釋放“兩新”政策效應;江西省強調,更大力度推進消費品以舊換新;山東省要求,擴大以舊換新品種和規模。
今年3月,國務院印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對“兩新”工作進行部署推進。隨后,各部門相繼出臺了各領域相關政策,各省(區、市)也印發了本地區實施方案,“兩新”工作有條不紊迅速展開。
中國消費經濟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兩新”政策的實施顯著促進了消費增長,帶動了相關產業投資,為經濟穩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也有力推動了經濟社會綠色轉型和新質生產力發展。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2月19日24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以舊換新相關家電產品超5210萬臺,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100萬輛。
“‘兩新’政策未來實施的空間還很大。”洪濤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隨著人們的消費水平提高,消費升級的需求仍然較大,消費品以舊換新將逐漸向縣級以下區域推進,設備更新范圍有望擴大到能源電力、老舊電梯等領域。
后續各地如何進一步挖掘“兩新”潛力?洪濤認為,應重點推動從硬件到軟件、從物品到服務、從消費體驗到生活方式的轉變,促進居民消費升級,實現以舊換新多重效益。
“推動‘兩新’工作還應強化配套設施與售后服務,重視回收和拆卸環節,保證補貼及時到位,防止企業因資金短缺而虧損;賦予地方政府和企業自主權,調動其積極性;增強政策取向一致性,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洪濤說。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建議,加大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公眾對“兩新”政策的認知度和接受度,鼓勵更多企業和消費者參與。同時,優化政策執行流程,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降低企業和消費者的參與成本。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以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為例,各地積極探索實踐,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涌現。
在宣傳推廣方面,云南省統一設計分發宣傳海報、快閃和動畫解讀,結合民族特色,制作多種民族語言宣傳版本,通過鄉村大喇叭持續播放,開展消費品以舊換新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1500多場次,向全省5000多萬名手機用戶發送宣傳短信。
在服務流程方面,甘肅省堅持“參與企業不墊資,補貼直達消費者”。甘肅政務服務平臺(甘快辦)開設消費品以舊換新專區,分汽車、家電、電動自行車、家裝廚衛及家具四個版塊,從申請審核、補貼發放、進度統計等全流程實現一站辦結,并與商務部全國資格校驗系統及省公安、財政、稅務等部門對接。
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
消費場景主要是指特定的消費情景、消費場合和消費形態。伴隨數字技術深度融入消費,消費不只是購買產品,更是融入體驗、情感等更多維度和更深程度的附加內容。
當消費者為自己挑選一款限量款運動鞋時,在得物APP上他不僅能看到4K高清商品圖片,還能通過AR展示功能,讓這雙鞋“跳出”屏幕;點擊AR試穿功能,只需簡單幾步操作,鞋就“穿”在了腳上。得物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得物還打造了首款3D創新應用“球鞋博物館”,進一步豐富了消費者購物體驗。“進入‘球鞋博物館’,點擊鞋架上的球鞋,可以喚醒3D球鞋模型,將手部貼合球鞋時,可以看到每一個細節,材質效果非常逼真。”
從各地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看,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成為地方明年提振消費的重要發力點。浙江省明確,創新消費業態和模式;河南省要求,豐富應用場景;廣西壯族自治區提出,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貴州省表示,創新消費場景業態,豐富產品服務供給;江西省強調,培育消費新業態。
王鵬向中國城市報記者表示,當前地方在消費場景的創新方面取得了不少亮點成果。例如,部分城市通過打造特色商業街、文旅融合項目、智慧零售場景等,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豐富多元的消費體驗。此外,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的消費場景也成為新趨勢,如直播帶貨、虛擬現實購物等。
王鵬建議,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時,要將地方特色文化元素融入消費場景設計中,打造具有文化底蘊和獨特魅力的消費空間;借助AR、VR等科技手段,提升消費場景的互動性和趣味性;促進旅游和文化、商業、農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應用,推動綠色消費、低碳消費等新型消費。
在多元化消費場景創新道路上,不少城市已邁出了堅實步伐。上海市松江區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城市報記者,今年第四季度以來,松江區創新推出一系列商旅文體展農業態融合、特色鮮明的聯動消費場景和消費產品。
據介紹,松江區聚焦“旅游+”,打造上海之根文化旅游節等爆款項目,推出上海影視樂園黃河路夜場和品牌酒店聯票優惠,培育消費新業態新場景;聚焦“文化+”,開展長三角民營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等活動,聯動酒店、景區等推出系列優惠折扣,將客流變成消費流;聚焦“商業+”,舉辦“GO享松江美食節”,開展第二屆松江咖啡黃金周、汽車消費優惠活動。
此外,松江區還聚焦“體育+”,開展松江區第七屆運動會進商圈活動、2024環上海·新城自行車賽進景區活動,邀請國際參賽選手打卡上海影視樂園;聚焦“會展+”,開展“ YOU品松江 廣富林商旅文體農金秋聯展”,組織時尚消費品企業參與;聚焦“農業+”,舉辦2024年第三屆松江黃浦江大閘蟹品鑒推介會,提升松江地產農產品知名度。
多措并舉增加居民收入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愿和層級。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
中國城市報記者注意到,統籌抓好促消費增收入惠民生,成為明年地方提振消費的重中之重。例如,江蘇省提出,統籌推進促消費、增收入、惠民生,更加注重以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居民增收,用心用情做好教育、醫療、生育、養老以及困難群體保障等工作,在改善民生中釋放消費潛力。四川省要求,千方百計增加人民群眾收入,積極拓寬居民收入渠道,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用好信用貸、消費券等政策工具,讓群眾增強預期、放心消費。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閆冰倩認為,消費從根本上取決于三個方面:是否“能消費”(收入)、是否“敢消費”(教育醫療養老等社保體系的完善程度)、是否“愿消費”(供給適配性)。解決這些制約因素,是大幅增加消費的關鍵。
在閆冰倩看來,擴大消費不是“為了消費而消費”,而是要拓寬居民的消費場景和渠道,使居民通過消費為自身“投資”和“賦能”,從而從不同渠道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形成進一步擴大消費的持續動力,最終使消費成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持相似觀點。“未來要把提升消費能力作為重要突破點,而消費能力的提升又受到收入水平的影響,所以必須切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王孝松說。
《中國城市報》(2024年12月30日第03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