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邁入2025年,各大車企紛紛搶先發出捷報。2024年,比亞迪、長安、奇瑞、吉利等車企突飛猛進,多個品牌創下年度銷量的歷史新高。其中,新能源車對銷量的拉動尤為凸顯。
在2024年,比亞迪已經從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晉升為整個中國汽車市場中毋庸置疑的龍頭。
比亞迪(002594)公告,2024年12月銷量為51.48萬輛。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為427.21萬輛,同比增長41.26%。其中比亞迪乘用車累計銷量為425.04萬輛,去年累計為301.29萬輛,同比增長41.07%。出口方面,比亞迪海外全年累計銷量40.77萬輛,同比增長71%。
比亞迪此前稱,2024年銷量目標為在2023年銷量302萬輛的基礎上增長至少20%,即至少362.4萬輛,以此計算,完成率達117.8%。
曾經蟬聯銷量冠軍十余年的上汽集團(600104)退居第二。
公告顯示,上汽集團全年銷量為401.3萬輛,同比下滑20.07%。上汽集團表示,其終端交付量為463.9萬輛,結合產量信息來看,上汽集團在2024年仍在大力去庫存。按照兩家上市公司公布的產銷快報中“銷量”數據來看,比亞迪已明確超越上汽集團。
近年來上汽集團銷量明顯受合資企業拖累,不過其自主品牌板塊和新能源汽車板塊正逐漸成為新的動能。
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上汽自主品牌(智己、榮威飛凡、MG、大通、五菱、寶駿等)銷量達到240.8萬輛,在集團整體銷量中的占比達到60%,較2023年提高了5個百分點。新能源車銷量達123.4萬輛,同比增長9.9%,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車銷售6.6萬輛,同比增長71.2%。海外市場終端交付量達108.2萬輛,同比增長2.6%。
上汽集團2023年年報顯示,其2024年力爭全年整車銷量達到545萬輛。銷量目標完成率為73.63%;按照終端交付量來計算,其銷量目標完成率為85.12%。
奇瑞、吉利均創下了有史以來最高銷量紀錄。
奇瑞控股集團于官微發布的2024銷量數據顯示,集團2024年全年銷售汽車達到260.39萬輛,同比增長38.4%,創造了年銷量的歷史新高。奇瑞集團年營收首次達到4800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奇瑞集團全年銷售新能源汽車58.36萬輛,同比增長232.7%。其中,12月份新能源銷量10.26萬輛,環比增長31.9%,單月新能源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
若排除合資品牌和外資品牌,奇瑞在中國自主品牌中的座次僅次于比亞迪。奇瑞在出口、新能源車、燃油車等領域可謂多點開花。根據中汽協預測,2024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率約為3%。奇瑞年初確定“銷量增長率超行業10-20個百分點”,以此計算,完成率為112.55%。
吉利汽車(00175.HK)在港交所的公告顯示,2024年全年累計銷量超217.65萬輛,同比增長32%。其中新能源累計銷量為88.82萬輛,同比增長約92%。
吉利汽車原定全年銷量目標為190萬輛,后上調至200萬輛,完成率達110%。
同時,吉利汽車也雄心勃勃地提出了2025年271萬輛、同比增長25%的目標。其中,吉利汽車銷售目標為200萬輛、極氪品牌目標為32萬輛、領克品牌為39萬輛。新能源車銷量達150萬輛、占比超過55%。
長安汽車逐步擺脫了對合資品牌的依賴,去年銷量也創下了近七年新高。
長安汽車于官微發布數據顯示,其2024年銷量為268萬輛,同比增長約5.1%,實現連續5年正增長,創近七年新高。其中自主品牌銷量達到223萬輛;新能源銷量達到了73萬輛,同比增長超50%;海外銷量也達到了53萬輛,同比增長47%。
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長安汽車2024年將沖刺28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完成率為95.82%。
長安汽車日前宣布,2025年目標是:總銷量300萬輛、收入3000億元、自主新能源銷量100萬輛、出口100萬輛。
在各大車企自主品牌一路高歌猛進時,多次抨擊價格戰的長城汽車(601633)卻交出了一份幾乎與去年持平的成績單。
公告顯示,長城汽車2024年12月,汽車銷量約13.53萬臺,同比增長20.25%。全年銷量約123.33萬臺,同比增加0.21%;新能源車累計銷售32.18萬臺,同比增長22.82%,創歷史新高;2024年海外銷售35.31萬輛,同比增長43.39%,創歷史新高。
長城汽車2024年的銷量目標是190萬輛,其完成率僅有64.91%。具體來看,其銷量主要還是坦克和魏牌兩個品牌在苦苦支撐,長城皮卡、歐拉、哈弗品牌均呈下跌趨勢。
從長城汽車此前對外披露的戰略和財報信息來看,長城汽車在今年上半年一度依靠“不參加價格戰”取得了利潤增長,然而進入下半年,不降價、車型滯后等因素導致其銷量嚴重掉隊、盈利能力也受到拖累。
業內普遍認為,2024年車市的昂揚態勢與政策拉動密不可分。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務副秘書長許海東認為,車市良好的發展勢頭,得益于以舊換新和報廢更新政策的持續發力,希望這樣的政策能在2025年持續,繼續發揮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
此外,激烈競爭態勢下,貫穿全年的價格戰對消費的刺激作用也不容小覷。瑞銀投行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在接受澎湃新聞等媒體采訪時表示,到2025年一季度,價格戰或卷土重來,且2025年春節比較早,價格戰有可能比往年來得更早。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