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發布公告稱,已收到來自信宸資本、怪獸充電董事會的私有化交易要約,將以1.25美元現金收購所有ADS。
財聯社|新消費日報1月7日訊(研究員 梁又勻),近日,“共享充電寶第一股”怪獸充電發布一則公告,顯示公司已收到來自信宸資本(Trustar Capital)、怪獸充電董事會的私有化交易要約。
具體而言,上述收購方提出,將以每股1.25 美元的價格收購怪獸充電的所有美國存托股票(ADS),資金來自于股權、債務資本組合。而上述購買方作為公司的核心股東,實際已持有怪獸充電16.9%的股本總額。
該預期收購價格定價較提案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74.8%溢價,且較過去30個和6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格分別溢價68.1%和70.1%。顯著的收購溢價很快帶動了怪獸充電股價大漲。
截至1月6日美股收盤,怪獸充電股價一夜暴漲39.86%,創下其2021年上市以來的單日最大漲幅,報收1美元/股。
而在此之前,怪獸充電美股股價已持續近半年低于1美元。公司曾在2024年8月收到納斯達克退市警告,如2025年2月3日前無法將股價回升至1美元,則將進一步面臨退市或停止交易的風險。
隨著怪獸充電再次進入投資者視線,其經營近況以及背后的眾多投資機構再次收獲關注。
艱難的加盟運營,怪獸充電營收跳水
怪獸充電成立于2017年,2021年4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正式掛牌,成為成為當年備受矚目的“共享充電第一股”。
怪獸充電主營業務較為簡單,通過加盟模式在全國及海外市場鋪設大量共享充電設備,以計時付費充電獲得營收及利潤,其付費標準一般為1~2元/半小時。截至2024上半年,怪獸充電可使用的移動電源為950萬個,累計注冊用戶達4.17億。
然而2024年以來,怪獸充電的營收增長卻屢陷困境。財報顯示,2024上半年,怪獸充電實現營收8.6億元,同比下滑53.74%;實現歸母凈利潤88.29萬元,同比下滑75.01%。
與2024年的慘淡相反,2023年財報顯示,怪獸充電以年營收30億元,經調整凈利潤1.08億元的數據,成功實現扭虧為盈。這也是怪獸充電上市后首次實現年度盈利。全面從直營模式轉為加盟模式的調整,2023年怪獸充電代理業務貢獻營收18億元,同比增長49.3%。截至2024上半年,怪獸充電直營城市僅剩上海、成都等部分地區,其余均已出售給加盟商。
但進入2024年,瘋狂擴張的代理商規模卻讓怪物充電陷入輿論和資金糾紛。
有報道顯示,2024年以來全國多地代理曾陸續向怪獸充電提起訴訟,指控其存在嚴重的銷售欺詐和服務缺失。不僅不履行前期加盟承諾,還中途撤離鋪設充電設施的合作商,導致大批加盟商的投入“打水漂”。對此,怪獸充電回應稱,此為部分公司職員的個人行為。
大量的加盟糾紛、充電收費漲價投訴直接沖擊了怪獸充電的營收和利潤,讓其在2024年一季度再度陷入虧損。不過在2024年二季度,公司營收有所回升,凈利潤再度扭虧為盈。而這次盈利相較于2023年二季度仍然明顯下滑。
與此同時,怪獸充電的運營成本持續增加,運營虧損仍然在不斷擴大。2024上半年怪獸充電營業利潤擴散2877.8萬元,同比2023上半年的虧損擴大346.52%。
在二季度財報中,怪獸充電創始人兼CEO蔡光淵表示,公司將堅持向合伙人模式過渡,其認為這對公司的長期成功至關重要。同時,公司已嘗試拓展海外共享充電寶業務。
被套牢的豪華投資陣容
除了充電寶租賃業務,怪獸充電備受關注的一大原因,來自于其多達6次、累計超20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規模,以及高瓴資本、小米集團、順為資本、阿里巴巴、軟銀亞洲等知名投資機構、企業的連續參投。
據介紹,怪獸充電創始人蔡光淵,歷任聯合利華全球品牌發展經歷、Uber上??偨浝砑嫒珖袌隹偙O。而其創業團隊成員CMO張耀榆同樣出身Uber、CTO李曉煒來自途牛、CFO辛怡來自阿里巴巴、COO徐培峰則曾是美團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
履歷出色的創始團隊、有望盈利的業務模式,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入局。天眼查數據顯示,怪獸充電的眾多投資方中,高瓴資本、順為資本參投6輪融資,清流資本參投3次,小米集團、九云資本、軟銀亞洲參投2次。
在上市前最后一輪融資中,阿里巴巴、CMC資本也參與了搶籌。進入IPO募資階段,高瓴資本、小米集團、香港私募股權機構Aspex Management(HK)Ltd.合計出資1.1億美元參與基石認購。
在上市前,搶籌加碼的阿里巴巴躍升為怪獸充電第一大股東,持股16.5%;連續跟投的高瓴資本持股11.7%;順為資本持股8.8%;軟銀亞洲持股7.7%;小米集團和新天域資本均持股7.5%;云九資本和CMC資本則分別持股5.8%、5.4%。
公司創始核心高管中,蔡光淵僅持股6.6%、徐培峰持股4.6%、張耀榆持股1.2%。由于公司采取AB股權架構,核心經營及決策權仍在創始團隊手中。
眾多資本的加碼并未換來怪獸充電在二級市場上的回報。
在IPO募資階段,怪獸充電就曾遭遇“挫折”。怪獸充電登陸美股發行定價為8.5美元,明顯低于10.5-12.5美元的招股定價。據預計,其上市募資資金也僅為1.5億美元,發售1765萬普通股。這也意味著,除了基石輪的核心投資機構外,怪獸充電并未獲得更多美股投資者認可。
不僅開局遇冷,怪獸充電的股價也一路下跌。上市一年后,怪獸充電股價累計跌幅超80%,股價跌入1美元區間。2022年初至今,怪獸充電的股價反復徘徊于0.4美元~1.5美元低股價區間。
盡管并未披露投資機構入股怪獸充電的投資成本,但僅對比基石輪高瓴資本、小米集團、Aspex Management(HK)Ltd.的8.5美元/股投資成本,以及當前公司股價來看,上述機構虧損幅度達88.24%,基石輪認購股權如今僅價值約1294.12萬美元。
被深度套牢的資本機構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據怪獸充電2023年財報披露的核心股東名單顯示,阿里巴巴、順為資本、軟銀亞洲、九云資本持股比例均有所下降,分別為14.8%、8.1%、6.9%和5.2%;而高瓴資本、小米集團持股比例則有所上升,分別為12.1%、9.1%。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最新主要股東名單中,新天域資本、CMC資本已不再出現。
若未來怪獸充電私有化要約執行順利,上述資本機構將有望“解套”,但不論如何近四年以來的虧損事實早已無法改變。
此外,本次參與私有化收購要約的信宸資本,為中信資本旗下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專注于控股型并購類股權投資,有豐富的跨境并購經驗。據悉,信宸資本此前曾參與主導了麥當勞中國、杰士邦、淘大食品、桂龍藥業等公司的拆分項目,以及分眾傳媒、順豐快運等公司的并購投資。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