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裘穎瓊 金旻矣)店內擺放著套娃等俄羅斯特色商品,循環播放俄語歌曲,不少店面還打出“硬核俄貨”的招牌……近期,上海街頭出現多家名為“俄羅斯商品館”的店鋪,但店內商品產地五花八門,有進口,有國產。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自2024年12月23日起開展了兩輪集中排查整治,共檢查相關門店或展位47家,立案6起。
在短視頻網站上,有不少消費者發布視頻投訴稱,俄羅斯商品館是割韭菜、智商稅,涉嫌虛假宣傳,甚至在詢問來探店的俄羅斯人時,對方直言:“店里的很多東西,我在俄羅斯都沒見過!”
記者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截至目前,上海全市范圍內共排查發現47家“俄羅斯商品館”類店鋪,市場監管部門重點對關注度比較高的經營主體資質、店招標語宣傳、商品來源產地等問題進行了檢查,并對個別無證無照經營、未備案經營的行為予以立案調查,責令停業。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已要求此類店鋪做好索證索票,確保商品來源合法正規;不同產地商品的分區擺放,確保標識顯著消費者可辨別。下一步,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加大此類店鋪監管和執法的力度。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