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月14日訊(記者 李潔)在專項債回購土地領域,中國金茂(00817.HK)有望成為今年第一個“吃螃蟹”的房企。
中國金茂1月13日晚間披露,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湖州東茂與湖州南太湖管委會簽訂土地收儲協議,湖州東茂同意將湖州市濱湖東單元地塊交由湖州南太湖管委會收儲,代價為7.81億元,以現金補償。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收儲資金有望使用專項債資金,因此,金茂或成為今年第一家使用專項債資金被收儲的房企。
金茂方面介紹,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的通知》 (自然資發[2024]242號),湖州南太湖管委會將申報專項債資金處置閑置土地工作,湖州東茂應予配合。
“若該等地塊納入專項債資金處置閑置土地清單,并具備實施條件,雙方最晚應于土地收儲協議簽訂后180天內,就使用專項債政策資金支付補償的分期期限等安排進一步協商,如達成一致可另行簽訂協議。”金茂方面表示。
據悉,此次金茂被收儲的是位于湖州市濱湖東單元TH-07-01-06A、08B、08E、09A的共4宗地塊,地塊總面積約147277平方米,其于2021年12月由金茂通過公開競買程序競得,曾計劃在這幾宗地塊上開發住宅、零售商業以及批發市場,但該地塊截至公告日期尚未開發。
“本公司預期會因土地收儲而錄得估計除稅前虧損凈額約83萬元,目前擬將土地收儲所得款項全數用作本集團的營運資金。”金茂方面稱。
對于地塊被收儲的原因,金茂方面表示,基于各種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物業市場市況、住宅物業及零售商業的供求情況,預估開發成本以及對集團資源的優化使用,這幾宗地塊未進行開發。“因此,董事相信,土地收儲有利于本集團優化資源使用,長遠而言有利于本集團的未來發展。”
業績方面,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金茂累計取得簽約銷售金額共計982.55億元,累計簽約銷售建筑面積約581.84萬平方米。
除金茂之外,近段時間以來已有部分房企旗下地塊被收儲。
1月13日,沿海綠色家園有限公司宣布,其旗下大連市金州區一閑置地塊已與地方當局就土地收回達成協議,地方當局將支付總補償款1.09億元;2024年11月21日,華僑城旗下武漢市洪山區楊春湖高鐵商務區一宗土地,也被地方政府收儲。
此外,2024年越秀地塊已有3宗地塊被收儲,回籠資金共計135.3億元;華升股份于去年7月19日披露,公司控股子公司洞麻公司位于岳陽樓區望岳路的4宗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及地上建筑物等資產將由岳陽市土地儲備中心收回,補償金額區間為3.4億元-3.8億元。
國聯民生證券分析師杜昊旻表示,由于收益成本、考核時限、項目準入門檻等因素,當前各地方政府收儲面臨堵點,收儲進展較慢。
“目前收購土地面臨的挑戰,包括部門地塊抵押債權關系復雜,土地價格存在下跌預期,以及政府與房企關于土地回收定價存在一定矛盾等。”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徐超認為。
事實上,今年以來,多個監管部門持續提及收儲。不少分析師認為后續此類收儲速度將加快。
1月13日,央行行長潘功勝在亞洲金融論壇上表示,收儲將加快房地產市場的去庫存,實現房地產市場的止跌回穩。財政部綜合司司長林澤昌1月10日表示,擴大專項債使用范圍,允許用于房地產相關的兩個領域,都是增加有效需求的政策,在2025年新增發行專項債額度內,地方可根據需要統籌安排用于土地儲備和收購存量房,這兩項政策都將在2025年逐步釋放。
林澤昌指出,“近段時間以來,我們一直在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積極推進,進行了大量走訪調研,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也充分考慮地方訴求。近期我們將繼續配合主管部門,抓緊明確相關政策,政策明確之后,地方就可以按此來推進落實。”
“執行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兩大部門相繼就收儲發聲,彰顯監管層對改善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止跌回穩的重視與決心。”杜昊旻預計,監管層或加大對收儲的支持,并主導針對地方收儲面臨的堵點,或在項目收益率、收儲項目性質等方面有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