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美了!”浙江紹興市上虞區(qū),幾名外國游客踏上曹娥江游船,一路航行,一江兩岸的山林、古建筑和遠處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盡收眼底。
“這把剪刀上一定有高科技!”來自南非的游客考斯發(fā)出驚呼。臨近春節(jié),“漫游娥江”主題游船貼著窗花,還帶來非遺新體驗:紹興市非遺剪紙代表性傳承人胡大龍寥寥數(shù)剪,一只蝴蝶仿佛要展翅高飛。如何折疊、如何運剪?英語導游任天琢當起翻譯,手把手帶外國游客體驗剪紙技藝。
“春節(jié)就要到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跟隨任天琢的腳步,大家又來到了上虞中華風情街街區(qū)。紅燈籠、中國結(jié),“上虞尚品·共富市集”現(xiàn)場裝飾一新。米酒、年糕、春聯(lián)……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正氣凜然的關(guān)公、身披鎧甲的孫悟空……面塑檔口,整齊碼放了幾十個卡通面人。老師傅以麥芽糖和面粉為原材料,加入各種顏料,手握面團,拈著竹簽,再配上一把竹刀,巧手來回游走,一個個靈動鮮活、神采飛揚的作品便成形了。“能不能給我也捏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游客基思說。
身著漢服、頭戴簪花,一群女性游客以身后的古建筑為背景,打卡拍照。盤發(fā)、梳髻、插簪、戴花……英國游客愛麗絲在任天琢和手藝人的幫助下,擁有了一頭精致的簪花造型。“從設(shè)計、盤發(fā)到搭配、固定,每個步驟都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美學。”任天琢說。
走近一家檔口,只聽一聲吆喝,制作年糕的師傅掄著大木槌,一下下地敲打著缸里的年糕團。看到這一幕,澳大利亞游客凱斯也躍躍欲試。“中國的年糕原來是這么制作出來的。”抹了把頭上的汗珠,凱斯一臉興奮。
“今年是申遺成功之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許多游客都想來感受中國的年味。”任天琢說,自己在海外賬號發(fā)布春節(jié)的內(nèi)容后,不少游客主動聯(lián)系。為此,他提前謀劃,精選線路和活動,讓外國游客生動感受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今年29歲的任天琢是上虞人,曾在美國學習計算機相關(guān)專業(yè)。2020年回國后,從事過不少職業(yè)。去年,看到“中國游”日益火熱,他感到英語導游市場潛力巨大,于是參加了相關(guān)考試。
此前,我國全面放寬優(yōu)化過境免簽政策,將外國人過境免簽在境內(nèi)停留時間由原72小時和144小時均延長為240小時(10天),同時新增21個口岸為過境免簽人員入出境口岸,政策適用省份從19個增加至24個。
“如今,除了北京、上海之外,不少外國游客還會探索其他旅游目的地。”任天琢說,自己除了帶游客去杭州看西湖、去蘇州逛園林,也會推薦家鄉(xiāng),讓外國游客到鄉(xiāng)間民宿住上兩天,感受中國的美好鄉(xiāng)村。
說起這段時間的工作歷程,任天琢明顯感受到外國游客多了不少。任天琢算了一筆賬:做英語導游,每天收入在400—600元,有的商務團能達上千元,與之前的工作相比,不僅收入更多了,時間也更自由。
講解空隙,他不忘掏出手機,核對游客后續(xù)的酒店、車輛信息,“包括景點和活動的安排,都要自己對接。”
雖然只逛了一天,春節(jié)文化卻給不少外國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春節(jié)意味著家庭團圓。雖然世界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但人們對于親情的理解是相通的。在新春佳節(jié)家庭團圓的時刻,我能夠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喜悅和幸福。”考斯說。
夜晚,市集更加熱鬧,仿生機甲象的巡游表演,讓游客嘖嘖稱奇。上虞文旅集團相關(guān)負責人表示,從傳統(tǒng)文化到現(xiàn)代科技,再到自然風光,目前上虞推出多個主題文旅項目,不僅提升了人氣,也得到了各地游客的青睞。
未來,任天琢希望繼續(xù)提升職業(yè)技能,帶更多外國游客親身感受和體驗中華傳統(tǒng)文化。
時間過得飛快,一天的行程接近尾聲。“明年我要帶上家人,再來中國找你!”回程的車上,考斯揣著年糕做成的蛇形玩偶,和任天琢定下新約。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