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蔻馳(Coach)母公司泰佩思琦“聯姻失敗后”,范思哲母公司Capri集團業績繼續承壓。根據剛剛發布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財報,該集團旗下三大品牌范思哲、Jimmy Choo和邁克高仕(Michael Kors)銷售額都出現大幅下滑。
財報顯示,Capri集團截至2024年12月28日第三季度營收為12.6億美元,同比下降11.6%;計入6.02億美元的非現金減值費用,凈虧損達5.47億美元。對于整個2025財年,Capri集團預計整體收入為44億美元,低于分析師預期的45.1億美元。
面臨業績壓力,Capri集團表示,將重新評估公司戰略計劃。近日來,關于“出售旗下范思哲品牌,重新聚焦輕奢賽道”的消息頻出,也引起業內關注。
第三季度營收下跌15%,范思哲能否找到新買家尚未確定
2024年與泰佩思琦集團合并失敗后,Capri提出重新思考其戰略,包括精簡業務。之后,不斷有消息傳出,集團計劃出售旗下的范思哲和Jimmy Choo品牌,以專注于核心品牌邁克高仕的轉型。今年1月,有意大利媒體報道,普拉達正在考慮收購范思哲,并引起業內關注。不過對此普拉達方面并未回應。
如果情況屬實,這將不是范思哲第一次被出售。公開資料顯示,范思哲由已故意大利設計師詹尼·范思哲于1978年創立,以大膽華麗的印花而聞名。2018年時,Capri集團前身邁克高仕公司以18.3億歐元,從美國私募基金巨頭黑石集團將之買下。Capri集團近年來在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放緩中陷入困境,其品牌執行戰略屢受挫折,導致收入持續下滑。2025財年第二季度范思哲營收同比大跌28.2%至2.01億美元;第三季度營收同比下跌15%至1.93億美元,在同集團的三個品牌中表現最差。
相反,作為家族企業的普拉達在全球奢侈品行業低迷的背景下,成為為數不多的贏家。普拉達集團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長18%至38.3億歐元,第三季度增幅也是18%,超過愛馬仕、LVMH和古馳母公司開云集團。其中,旗下品牌繆繆(Miu Miu)在年輕消費群中頗受歡迎,零售銷售額同比增長97.3%。
針對“普拉達計劃收購范思哲”的傳聞,獨立時尚咨詢師雪筠表示,該消息雖在業內引起強烈反響,但她認為,二者風格和消費定位不同,收購范思哲對普拉達來說頗具挑戰性。另外,她表示,梳理普拉達的收購歷史,并沒有太多相關成功經驗,“比如早期收購的兩個設計師品牌,均以失敗而告終。”據了解,除了普拉達和繆繆外,普拉達集團旗下還有兩個鞋子品牌以及甜品品牌和帆船隊。
“聯姻”失敗后,曾經輕奢雙“頂流”業績差距拉大
如果精簡計劃屬實并能落地,Capri集團或將重新聚焦“輕奢賽道”。
實際上,成立于20世紀80年代的邁克高仕,是Capri集團旗下的核心品牌,曾被視為輕奢賽道的頂流之一。該品牌在中國市場也頗受年輕消費者歡迎,門店從一二線城市到下沉市場均有布局。但是,這兩年邁克高仕在國內似乎有些賣不動了。數據顯示,一年時間里中國市場門店數量減少11家,甚至接連關閉了三里屯太古里、APM、朝陽大悅城門店,目前在北京僅剩3家精品店在營。
2023年8月,泰佩思琦集團宣布將斥資85億美元收購Capri集團,該舉措曾被業內視為拯救邁克高仕的重要轉機。但收購計劃于今年10月被法院叫停,Capri股價隨之大幅縮水。
2024年底,Capri集團董事長、首席執行官John D. Idol宣布兼任邁克高仕首席執行官,他宣布計劃在兩年內關閉約75家門店,來優化運營并提高盈利能力。三季度,該品牌全球營收同比下降12.1%,亞洲市場跌幅則高達27%。
更令Capri集團“焦慮”的是,聯姻失敗之后,同在輕奢賽道的邁克高仕與蔻馳的業績差距越來越大。2月6日,泰佩思琦公布截至2024年12月28日的2025財年第二財季業績,集團第二財季營收達22億美元,超出預期。旗下核心品牌蔻馳收入按固定匯率增長10%至17.09億美元,大中華地區收入增長2%至2.73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報告期內,該品牌新客戶中年輕消費群體占一半。
輕奢賽道競爭激烈,除了邁克高仕、蔻馳,還有Tory Burch、凱特·絲蓓(Kate Spade)等。這些幾千元左右的包包、鞋子一度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但是,近年來,多個定位輕奢的時尚品牌均在股價、市值、利潤率上出現了下跌。邁克高仕未來能否在輕奢賽道重新“沖頂”,尚存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