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盆栽藍莓種植基地
當5G技術邂逅藍莓種植,一個全新的智慧農業模式應運而生。近日,記者走進了廣州市花都區幫扶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的5G盆栽藍莓種植基地,見證了5G技術為傳統農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走進藍莓種植大棚,眼前的景象令人眼前一亮。藍莓樹長勢喜人,成熟的藍莓果實圓潤飽滿、晶瑩剔透,外面包裹著一層厚厚的果霜,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這些藍莓并非傳統露天種植,而是采用了盆栽的方式,離土種植在大棚內。整個大棚配備了智能化滴灌、噴灌系統和溫度、濕度控制系統,為藍莓生長提供了最適宜的環境。
藍莓基地的技術管理員唐世民向記者介紹,通過5G物聯網技術,他可以輕松照料這一大片藍莓。在控制室內,他展示了如何通過操作界面進行澆灌、施肥、降溫等程序。聯網的控制系統在接受指令后,便開始接受均勻灌溉,大大節省了人工成本。唐世民表示:“利用5G技術開啟智慧化、精細化種植,不僅節省人工,而且種植出來的藍莓品質好、產量高。”
據了解,這個藍莓基地是廣州市花都區幫扶連南發展的5G盆栽藍莓項目。通過對原廢棄蘭花種植基地大棚的升級改造,基地采用了無土栽培體系栽植藍莓。相較于傳統種植模式,這種新模式使得藍莓上市時間更早,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即可采收上市,實現了“搶鮮”上市。同時,通過技術手段全方位呵護藍莓生長的全過程,培育出的藍莓具有果大豐產、高甜高脆、采摘期長等特點,并伴有濃郁的花香味,深受市場青睞。
隨著藍莓在市場上的逐漸走俏,這個基地不僅為當地特色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還為當地增加了不少就業機會。在藍莓的種植與采摘季,基地會招收大量當地村民進行管護和采果,讓他們在家門口就能增加一份收入。此外,基地還采取了“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充分發揮聯農帶農的紐帶作用,提升村集體經濟收入和村民收入。
藍莓種植基地“搭上”了5G快車,這是花都對口幫扶連南工作的具體成效與生動縮影。工作隊進駐后,立足當地資源稟賦,發揮自身優勢,通過盤活資源、引進項目等舉措,建成了連南第一個高標準的現代農業試驗種植基地,讓小小藍莓果化身助推“百千萬工程”和助農增收的“幸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