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第一財經發表了一篇《物業費“十年不漲”是常態,如何建立合理調價機制》的文章。這個問題放到上海,那就是物業費“二十年不漲”是常態。
判斷自己小區的物業費是高還是低,需要考慮這么幾方面的問題:一是小區的體量和小區的物業費單價,離開了體量談物業費,參考性不大;二是要考慮小區有幾個門、幾個車庫出入口這樣的具體信息,因為一個門就意味著至少需要增加兩個保安,都是實打實的費用支出;還有就是小區的老舊程度,目前市場上越老的小區往往物業費越低,但其實老舊小區更需要維保到位,所以目前的物業收費并不是很合理。
根據《2024年上海市物業管理行業發展報告》,上海商品房小區2023年的物業費均價是每平方米每月2.52元。但新建小區的物業費動輒每平方米10元,這是如何造成的呢?主要是物業公司做好了十幾二十年很難對物業費進行提價的準備,相當于為未來留余量。
對于不愿意提高物業費的小區,可以試試“物業團購”,上海已經有街道做出了嘗試。比如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嘗試促成袖珍小區“物業團購”,讓相鄰小區聯合招標選聘物業,通過擴大管理體量,降低物業管理成本,吸引品牌物業提供服務;又如浦東新區花木街道,他們通過公開營收賬本給全體業主,在40個由同一物業公司管理的小區,一起成功上調物業費。這些實操案例,對于一些體量較小、物業費過低的小區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