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業績再創新高。
2月20日,瑞幸咖啡(OTC:LKNCY)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第四季度,總凈收入為96.13億元,同比增長36.1%;實現凈利潤為8.41億元,同比增長183.8%,該季度GAAP營業利潤率達10.4%。2024年全年總凈收入達344.75億元,同比增長38.4%。實現凈利潤29.32億元,同比增長2.94%。
去年四季度及全年財務數據
門店運營方面,去年全年瑞幸咖啡凈增門店6092家,其中包括中國的6071家門店(含中國香港5家)和新加坡的21家門店。截至四季度末,門店總數達22340家,較2023年同期增長37.5%。其中,自營門店14591家(包含新加坡門店51家)、聯營門店7749家。
海外市場方面,去年四季度瑞幸咖啡在新加坡市場新增6家門店,總門店數達到51家。此外,通過特許經營模式正式進入馬來西亞,并于今年1月首開兩家門店。
瑞幸咖啡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謹一在當晚的電話會上指出,相信隨著更多消費者逐漸養成咖啡習慣,無論從用戶數上還是在人均杯量上,國內咖啡市場的用戶需求將繼續穩步提升,為公司加密高線城市、拓展下沉市場創造巨大的機會。海外市場,公司將采取更靈活更符合國際市場運營特點的模式,持續探索布局更多市場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自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指標持續改善,從去年三季度的-13.1%改善至去年四季度的-3.4%,并在12月實現單月轉正。具體來看,去年自營門店收入達255.92億元,同比增長43.1%;聯營門店收入為77.45億元,同比增長24.4%。
季度同店增長數據
“同店銷售增長情況是大型連鎖餐飲企業關鍵的經營指標,過去幾個季度公司同店指標的趨勢變化符合公司預期。”郭謹一在電話會上回應稱,2023年中國咖啡市場處在快速成長,行業競爭加劇的階段,在此背景下公司的戰略決策就是全面加速開店節奏,快速拉升整個市場份額,才實現了目前行業領先的優勢。受門店培養周期、客戶消費習慣養成等系列客觀因素的影響,同店指標出現階段性的波動下降,這也完全符合公司的戰略判斷。展望2025年,公司的規模成本和效率優勢開始體現,業務發展進入新的階段,很有信心在未來進一步提升同店指標的表現。
對比星巴克,當地時間1月28日,星巴克(Nasdaq:SBUX)公布截至2024年12月29日的2025財年第一財季業績。中國地區實現營收7.44億美元,同比上漲1%。中國地區第一財季同店銷售額下降6%,受平均售價下降4%和同店交易下降2%的影響。
星巴克全球CEO在當時的電話會上指出,對中國進行了首次市場訪問,在那里親眼看到了星巴克的品牌實力、團隊以及提供的優質客戶體驗,“我看到了市場的活力和未來的機遇。我還看到了可以做出的一些短期改變,以穩定和加強業務。同時繼續探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在中國實現增長。我們正在處理和消化,并將分享更多信息。”去年11月底,據外媒報道,星巴克正在考慮出售其中國業務的股權。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公司正在探索如何擴大中國業務,有引入當地合作伙伴的可能性。
當前,咖啡生豆期貨持續走高,持續處于歷史高位。郭謹一在電話會上表示,咖啡生豆價格上漲確實會帶來一些成本壓力,但瑞幸通過前期全產業鏈的投入,一定程度對沖消化了咖啡豆成本端上漲的影響。因此,咖啡豆的價格影響目前總體可控。
郭謹一還指出,近期很多茶飲企業陸續上市,可以預見現制飲品行業的市場競爭會進一步加劇,瑞幸咖啡的市場滲透力優勢也可能會遇到挑戰。基于此,公司會持續加大品牌和營銷投入。面對咖啡豆上漲的行情和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會持續回饋消費者。把咖啡生豆價格走高的正面影響傳遞到種植源頭,切實惠及廣大咖啡農。
管理層在電話會上表示,從定價方面來看,瑞幸咖啡在去年第四季度的每杯價格與2023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穩定,“目前瑞幸沒有提價的計劃和打算,9塊9的咖啡的活動也會持續開展下去。”
在供應鏈建設上,郭謹一介紹,去年四季度公司進一步加深了與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的戰略合作,新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將原有兩年12萬噸咖啡豆采購合作,拓展至未來5年24萬噸。在供應鏈整合方面,云南保山的鮮果處理加工廠和江蘇昆山的咖啡烘焙基地在2024年先后投產。同時,位于青島的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也于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動工,項目建成后將與福建屏南、江蘇昆山兩大咖啡烘焙基地共同形成年產能可達10萬噸的自加工烘焙供應網絡。
此外,郭謹一還表示,依托于產業鏈布局,公司通過優化聯營補貼政策,降低原材料加價率與系統化的全面支持,讓瑞幸聯營伙伴提高投資回報的潛力,提升持續拓展能力。
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郭謹一表示,今年瑞幸咖啡仍將以擴大規模優勢和市場份額為重點目標。展望未來,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競爭中,瑞幸做好了全方位的戰略準備。目前我國咖啡消費仍處在一個非常初級的階段,公司對中國咖啡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充滿信心。
截至2月20日美股收盤,瑞幸咖啡報32美元/股,漲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