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省單縣龍王廟鎮,一名村民使用農用機械設備收集蒲公英種子。(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農民把西蘭花裝車準備外銷。(資料照片)
新華社記者魏培全攝
肝臟被中醫視為臟腑中的“將軍”,主疏泄、主藏血,氣血運行、情緒是否調暢皆由其管理。古往今來,很多著名醫家在養生治病時都強調從肝論之,更有“百病從肝治”之說。因此,想要身體健康、益壽延年,肝臟必須要干凈。
心情好,舒肝氣。肝臟之所以有“將軍”之稱,是因為臟性剛烈。這也就意味著,肝臟一旦遇到傷害,疏泄功能出現異常,就會導致肝氣郁結,兩側肋部脹痛、乳房脹痛、月經不調、失眠、甲狀腺結節等都是典型癥狀,很多人常說的“氣得肝疼”也是肝氣郁結的寫照。因此,養肝務必要保證情緒舒暢,開心、舒心、別堵心。如果經常焦慮、暴躁、抑郁,出現了難以調整的情緒問題,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逍遙丸、柴胡舒肝丸等藥物調理。日常飲食中,可適量多吃些黃花菜、金橘、小茴香、柚子、山楂、苦瓜等有疏肝解郁功效的食物,也可用菊花、陳皮、決明子泡水代茶飲。
睡足覺,養肝血。不好好睡覺最傷肝血,嚴重者會因此得肝病。中醫常說,夜臥則血歸肝,人在睡眠時,血液會在肝臟進行修復和排毒。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既影響這一生理過程,還會導致肝血不足,使肝臟功能越來越差,表現為經常身體乏力、精神不振等。建議大家規律作息,晚上11時前最好上床入睡,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時間。經常失眠的人,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明代醫家張三錫《醫學六要》中的補肝湯,取當歸、白芍、熟地黃各10克,川芎、木瓜、酸棗仁、炙甘草各6克,水煎服,也可服用歸脾丸、天王補心丸、酸棗仁顆粒等調理。
不喝酒,清肝毒。酒精的代謝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炎性物質和氧化物,刺激肝臟細胞纖維化。過量飲酒還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導致體內毒素增加,超過一定閾值時,將造成不可逆的肝損傷,甚至誘發肝炎、肝硬化、肝癌。因此,不喝酒是“肝凈”的重要前提。此外,不吃霉變食物也是護肝的一大要求。在此基礎上,建議多喝水,通過加速新陳代謝、促進血液流動來給肝臟排毒。
適飲食,清肝火。中醫“五色飲食”理論提出,肝主青色,多吃些青綠色食物能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比如西蘭花、菠菜、青蘋果、綠豆等。另外,給大家推薦一個適用范圍較廣的養肝代茶飲“枸杞桑菊茶”,取枸杞、菊花各10克,桑葉5克,開水沖泡后代茶頻飲。此方有平肝明目、疏散風熱、理氣解郁的功效,尤其適合脾氣暴躁、焦慮抑郁、愛上火、愛熬夜、眼干、視疲勞、容易出汗的人群。經常有皮膚干燥、愛長色斑、生口瘡等肝火亢盛癥狀的人,可取蒲公英9克、玫瑰花3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此外,經常踮腳、推肝經(從大腿根內側往下推至膝蓋處)、敲膽經(沿大腿外側褲線來回敲)、拍腋下等也能幫助“凈化”肝臟。抑或在醫生指導下艾灸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期門(胸部第六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足三里(小腿外膝眼下四橫指處)、行間(足背第一、二趾間,趾蹼緣后方赤白肉際處)、大敦(足大趾末節外側,趾甲根角側后方0.1寸)等穴,以促進肝臟氣血流動,改善其解毒功能,從而養肝護肝。
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內科主任醫師王世彪
生命時報官方網站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