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
近期,中國在人工智能(AI)領域展現的科技實力受到全世界矚目,也讓國人心潮澎湃。作為一名投資者,我很關心資本市場如何助力科技創新,DeepSeek等公司能否在A股上市? ——證券時報讀者
這位網友的提問代表了民眾的關切。當前全球科技競爭日趨激烈,資本市場如何助力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的重要議題。
先看一組數據:自科創板開板以來,共有23家未盈利的創新藥企先后上市,在科創板合計首發募資近700億元,為相關企業持續加碼研發、發力創新提供了保障。截至2024年,這些公司已全部實現核心產品的上市或上市申請獲受理,諸多研發創新成果正落地生“金”,且推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創新藥站上世界舞臺。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被列為重點任務之一。如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顯然離不開資本市場的“源頭活水”。
眾多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何杰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本市場應加大對硬科技企業的支持力度。他指出,對于涉及“卡脖子”技術的項目,即使短期內處于虧損狀態,也應允許其上市融資。他建議進一步放寬對未盈利企業的上市限制,增加IPO供給,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機會,助力其突破技術瓶頸、實現長遠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立信會計師事務所董事長朱建弟同樣提出,IPO節奏可適度加快,為資本市場補充“新鮮血液”,讓優質科技型企業獲得更多融資支持。
證監會主席吳清3月6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的表態,更是讓科技創新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他表示,資本市場將加快健全專門針對科技型企業的支持機制,聚焦科技創新活躍、體現新質生產力方向的領域,用好“綠色通道”、未盈利企業上市等制度,穩妥實施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等更具包容性的發行上市制度,更精準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
當然,資本市場支持科技型企業不僅只有上市一條路,創投、科創債等都可以有所作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健全創投基金差異化監管制度,強化政策性金融支持,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
記者會上還傳出更多重磅消息:近期將設立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據了解,該只創投“航母”將有望吸引帶動地方資金、社會資本近1萬億元,通過市場化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引導債券資金更加高效、便捷、低成本地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從政策支持到市場實踐,從代表委員的智慧建言到監管部門的精準施策,一幅資本市場精準賦能科技創新的畫卷正徐徐展開。未來,隨著一系列制度創新與政策落地生效,眾多科技型企業有望像創新藥企一般,借助資本市場的平臺,蓄勢聚能、向新而行,加速邁向商業化成果兌現期,從而助力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