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百年來,《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在各種藝術(shù)門類中長存、閃耀,這一次,音樂與戲劇“殊途同歸”。3月9日,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在國家大劇院上演,指揮家張潔敏執(zhí)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展開普羅科菲耶夫為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譜寫的瑰麗濃郁的音響。一束燈光照亮了舞臺前方的王耀慶,15個角色的悲歡喜樂在他的聲音里流轉(zhuǎn),莎翁筆下的永恒經(jīng)典再度轉(zhuǎn)動起命運的車輪。
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擔(dān)綱劇本改編的樂評人焦元溥與張潔敏、王耀慶繼《培爾·金特》之后的再度合作。2020年10月,同樣是這套班底、這片舞臺,同樣是“交響樂劇”的形式,誕生于一個半世紀(jì)前的《培爾·金特》被表達(dá)得輕盈生動,讓人耳目一新。“那是一次很愉快的合作。”張潔敏回憶。《培爾·金特》是戲劇大師易卜生、作曲大師格里格珠聯(lián)璧合之作,劇本厚重,配樂斑斕,王耀慶舉重若輕的演繹猶如一把打開觀眾心門的鑰匙。除了國家大劇院,交響樂劇《培爾·金特》還在全國多個城市巡演,張潔敏發(fā)現(xiàn),一路上,許多本不愛聽交響樂的觀眾愿意為王耀慶走進(jìn)劇場。“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交響樂。”張潔敏說,于是,主創(chuàng)班底一拍即合,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的創(chuàng)作提上日程。
緣何敲定《羅密歐與朱麗葉》?一方面,這個故事家喻戶曉,以張潔敏對王耀慶的了解,他的性格和能力決定“他可以是天生的培爾·金特,也可以是羅密歐、是朱麗葉”。另一方面,普羅科菲耶夫為芭蕾舞劇《羅密歐與朱麗葉》創(chuàng)作的音樂極其精彩,“通常我們只會聽到其中的幾段,在交響樂劇里,我們希望把更多的音樂介紹給觀眾。”張潔敏說。著手改編時,焦元溥選擇了舞劇中全部的知名與炫技段落,并改編文本中所有角色的旋律主題,既顧及音樂與戲劇的合理性,也要讓大家聽得過癮。他依據(jù)音樂的節(jié)奏和承托的故事情節(jié),把莎士比亞的劇本融入音符之間,“演員多數(shù)臺詞‘鑲嵌’于管弦樂之中,像是把‘沒有歌詞的歌劇’的歌詞給填回去,配合難度也陡然上升。”焦元溥描述道。
“因此,交響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是為樂感超群的卓越演員、調(diào)度老練的頂尖指揮以及技巧精湛的杰出樂團所打造的音樂戲劇作品。”焦元溥說。在正式排練前,幾位核心主創(chuàng)進(jìn)行了劇本圍讀,一遍遍鑿實臺詞的字?jǐn)?shù)和時長。王耀慶時而說著溫柔平靜的旁白,時而化身鮮活深情的羅密歐,時而變成粗鄙不堪的小混混。幾個轉(zhuǎn)身之間,他可以駕馭卡普萊夫人的端莊,可以演繹朱麗葉那插科打諢的奶媽,也可以在嗓音中揉入一抹濃情,演繹美麗又勇敢的朱麗葉。“對我來說,人聲的加入就像在多指揮一件樂器。”張潔敏說。在她看來,與依靠演員講述故事的《培爾·金特》不同,《羅密歐與朱麗葉》不再需要過多說明,王耀慶的臺詞“更像朗誦,像故事的注腳”。此刻,音樂與語言以最純粹的魅力彼此呼應(yīng),交織出兩種藝術(shù)門類的動人諧鳴。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quán)所有,未經(jīng)書面授權(quán)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