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雄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楊再睿 通訊員 胡玉坤 陳煒
“肇慶湖光山色、四季皆景,在這里,處處都能感受廣府底蘊和現代氣息。”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肇慶市委副書記、市長許曉雄在接受采訪時向全國各地朋友發出邀請,期待大家前來肇慶感受近處的“詩”、遠方的“家”,也期待更多“在世界行走”的游客朋友“到肇慶停留”。
打好民俗文化牌
旅游“引流”又“出圈”
2025肇慶廣府文化廟會為四海游客上演一場風情濃郁的廣府民俗大戲。龍母巡游、春祭包公、德慶“炸獅子”等肇慶432項非遺瑰寶,以千人巡游、動手體驗、舞臺展演等方式呈現,讓人大飽眼福。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肇慶市2024年開展大型民俗活動30余場,帶動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別增長27.8%、12.5%。
在許曉雄看來,肇慶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推動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讓肇慶旅游“引流”又“圈粉”。
一是“多元薈萃”。肇慶廣府文化、宋文化、包公文化等多種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并蓄,地域符號鮮明。通過舉辦高品質文化盛宴,肇慶集中展現不同民俗的無窮魅力——在民俗文化帶動下,2025年春節,全市接待游客274萬人次,同比增長16.4%;實現綜合旅游收入22.1億元,同比增長23.3%。
二是“古韻新姿”。通過對接市場需求,肇慶創造民俗文化服務新場景。同時,肇慶推動“非遺+體育”,2025年亞洲水球錦標賽期間策劃“肇慶非遺·亞洲共賞”活動,展出端硯制作技藝、肇慶自鳴鐘制作技藝、廣府金繡等十多項非遺代表性項目和文創產品,讓賓客朋友近距離感受肇慶民俗文化魅力。
三是“交流交融”。肇慶堅持在對外開放交流中傳承厚重的歷史。“溝通中西文化第一人”利瑪竇在肇慶登陸進入中國本土,開啟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以利瑪竇為紐帶,肇慶與意大利馬切拉塔市締結國際友好城市,不斷加強文化、旅游、經貿和教育等領域合作交流。
四是“人間煙火”。肇慶一半是山水畫一半是市井味,住民宿食美味品民俗,讓詩意山水與悠久文化更加交融。
如今,全市民宿經營主體超過700家,其中,獲評國家甲、乙、丙級民宿有4家,“肇府人家”品牌民宿25家,環星湖、環鼎湖山、封開賀江碧道畫廊、四會古邑綏江碧道畫廊等四大民宿集聚區集群效應明顯。
許曉雄表示,在肇慶,游客處處都能感受廣府底蘊和現代氣息,深切感受近處的“詩”、遠方的“家”。
深耕廣府文化沃土
打造大灣區詩意棲息地
許曉雄表示,肇慶將堅持以推動民俗文化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為突破口,加快打造全國知名山水旅游勝地、嶺南氣派歷史文化名城、粵港澳大灣區休閑度假后花園,期待更多“在世界行走”的游客朋友“到肇慶停留”。
肇慶將持續深入挖掘廣府文化精髓,全力擦亮“廣府文化發源地”金名片;開拓思路活化非遺,打造文旅新名片;開發多元產品與線路,以土特產、文創、飲食為切入點,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產品體系;創新傳播方式,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級有一定知名度的文旅IP。
肇慶,這座寓意吉祥喜慶開始的城市,正以山水為紙、文化為墨,繪就“灣區新文旅坐標”的壯美畫卷。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