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樓配備救援直升機停機坪。 通訊員供圖
擁有婦兒中心等五大核心功能,樓頂設有緊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
五年磨一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下稱中山一院)醫療資源大擴容!3月13日,中山一院醫學綜合樓落成,同時啟用婦女兒童中心和國際醫療中心。
這座現代化醫學綜合樓是中山一院大平臺建設和創建世界一流國家醫學中心的里程碑式成果,更是粵港澳大灣區醫療資源優化升級的標志性工程。綜合樓配備了國際一流的高精尖設備和救援直升機停機坪,進一步穩固了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醫療救治圈,搭建出海陸空一體化的快速反應轉運體系,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新快報記者 潘芝珍 通訊員 彭福祥 梁嘉韻 章智琦
新樓落成之前 業務用房長期受限
為解決業務用房長期受限,婦科、產科、兒科及手術室等資源緊缺的問題,中山一院拆除院區西北部內科樓、檢驗樓等零散老舊用房,原址修建醫學綜合樓。這座現代化醫學綜合樓于2019年奠基動工,總建筑面積近7.6萬平方米,2022年主體封頂并于2025年3月13日順利啟用。據悉,2009年以來,香港劉鑾雄基金會先后捐贈4億元支持中山一院醫學綜合樓等多個建設項目,劉蒙將軍題名“劉鑾雄樓”。
醫學綜合樓主要包括婦女兒童中心、國際醫療中心、手術中心、影像及放療中心和運動醫學中心五大核心功能,其中,手術中心配備百級手術室1間和萬級手術室9間,影像及放療中心配置DSA5臺、MR3臺、PET-CT2臺、直線加速器2臺和CT模擬定位儀1臺等先進設備。此外,樓頂設有可運行中型直升機的緊急救援直升機停機坪,大大提升了醫院的應急救治能力。
大樓啟用后,將進一步優化醫療服務供給結構,并通過與大灣區醫療銜接機制,對接高品質國際醫療服務體系和高質量婦女兒童醫療服務體系,提升醫院服務國家戰略的水平和支撐廣東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能力。“醫學綜合樓是中山一院立足灣區、協同港澳、服務全國、走向世界新征程中的重要布局,承載著中山一院人的追求、夢想和建設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崇高使命。”中山一院院長肖海鵬表示。
三大頂尖學科 打造全新婦兒中心
婦女兒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是衡量一個國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數據顯示,我國2023年嬰兒死亡率為4.5‰,孕產婦死亡率為15.1/10萬,達到發展中國家的健康水平;廣東省嬰兒死亡率為2.14‰,孕產婦死亡率為8.76/10萬,達到中等發達國家健康水平。然而,與全球國民健康水平最好的國家(如日本、挪威等)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這些國家嬰幼兒死亡率低于2.0‰,孕產婦死亡率低于5.0/10萬。
據介紹,中山一院年服務量超過70萬人次,其中疑難重癥的收治率達91%。其中,婦產科年門診量達40萬人次,年分娩量近6000人次,住院量近萬人次,手術例數6000余例。為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及國家關于婦兒健康的有關要求,中山一院融合生殖與產科、婦科、兒科三大頂尖學科,在醫學綜合樓全新打造了婦女兒童中心。“婦女兒童中心為廣大婦女和兒童提供全方位、連續性醫療服務,通過多學科合作,為疑難重癥患者提供一站式的診療方案。”中山一院副院長、婦產科學科帶頭人王子蓮教授表示。
“DNA模式”鋪就“健康絲綢之路”
中山一院是華南地區首家開展國際醫療業務的綜合性公立醫院,近年來,醫院攜手40多家國際頂級機構,構建了新型健康醫療服務網絡——“DNA模式”,即以醫生(Doctor)、護士(Nurse)和人工智能(AI)為載體,通過區域醫療中心、社會康養機構、家庭健康照護及互聯網醫院等路徑,讓“零距離”高質量醫療服務覆蓋國內各基層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地區,這一模式成功聯動國際優質醫療資源,鋪就了一條條“健康絲綢之路”,有效促進了優質醫療資源的下沉擴容,提升了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同質性和公平性。
在此背景下,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先生慷慨捐資,幫助中山一院基于“DNA模式”精心打造建華國際醫療中心。國際醫療中心匯聚了中山一院36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頂尖資源,根據患者需求延伸醫療服務價值,提供多學科國際MDT、遠程醫療咨詢等創新醫護服務。
同時,醫院銜接港澳醫療資源,率先在跨境醫療轉診、醫療數據互通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成為香港“長者醫療券”和“港澳藥械通”的首批試點單位,打造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醫療救治圈,通過搭建海陸空一體化快速反應轉運體系,打造院前-急診-院內急危重癥救治平臺,推動疑難急危重癥診療能力提升,讓灣區居民同步享受全球醫療創新成果。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