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比亞迪推出“兆瓦閃充”技術,或將加速新能源車產業鏈新一輪升級。
3月18日盤面上,高壓快充板塊持續拉升,截至收盤,英可瑞、富特科技、奧特迅等多股漲停。
有汽車零部件產業專家對記者分析稱,兆瓦閃充是一種極高功率的充電技術,將在從電池材料、熱管理技術到充電基礎設施等多方面,推動電動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油電同速時代來臨?
3月17日,比亞迪在超級e平臺技術發布會上,推出“兆瓦閃充”技術。比亞迪集團董事長王傳福介紹,搭載超級e平臺的比亞迪車型將支持1000V電壓、1000A電流,可實現1兆瓦(1000kW)充電功率,以及10C的充電倍率。這意味著最高峰值的充電速度達到1秒2公里,閃充5分鐘,可行駛400公里。
光大證券研報認為,比亞迪的超級e平臺采用全球首個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電池、電機、電控等全面升級至1000V,最大充電電流達到1000A,比目前主流的800V平臺提升了25%的效率。1000V電壓平臺要求功率模塊一定要達到1500V,比亞迪自主開發了1500V耐壓的碳化硅功率模塊,提升系統效率和可靠性。
某頭部汽車零部件公司新能源管理技術專家對記者表示,“兆瓦閃充是一種極高功率的充電技術,通常用于需要大功率充電的場景,例如電動汽車、電池儲能系統等。要想實現兆瓦閃充,需要高功率電池技術、超高功率充電設備、高效的熱管理系統、通信與智能管理、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等。”
光大證券則分析稱,比亞迪刀片電池升級,支持10C的超高壓充電倍率,搭配全溫域智能溫控技術。采用冷媒直接制冷/制熱,摒棄傳統冷卻液的二次換熱,提升散熱效率。高壓快充滲透率提升,高性能鋰電材料盈利有望改善。高壓快充需要電池-車-樁端協同升級使產業迎來共振發展。
材料、電池管理多環節升級
光大證券梳理認為,隨著電動汽車企業800V+高壓平臺車型陸續推出,快充電池方面,負極、電解液材料、包覆材料是核心,同時通過極耳、pack重新設計增加導熱面積。
整車架構方面,電驅、電控需要SiC器件應用,PTC、壓縮機,OBC、DCDC,線束、連接器、熔斷器都需要耐高壓設計;超充樁方面,液冷模塊、液冷終端(充電槍線)是核心,熔絲、接觸器及備用電源需要更新。
前述技術專家也對記者表示,為了支持這種高功率充電,電池材料需要具備更高的電導率和熱穩定性。而BMS(電池管理系統)不僅要監控充電過程中的電流、電壓和溫度,還需與熱管理系統協同工作,以保障充電過程的安全性與高效性。
此外,隨著充電功率的提升,電池和充電設備的熱量也劇增,液冷系統成為主要解決方案,液冷技術和其他創新冷卻系統正在不斷進步。而且兆瓦閃充對充電設施的要求極為嚴格。充電樁需提供高功率電源,并能穩定輸出兆瓦級電流。充電站的建設和電網接入也需要進行升級。
值得一提的是,3月18日晚間,富特科技發布投資者交流紀要,稱其是比亞迪的體系內供應商,現與比亞迪的合作主要聚焦車載電源業務,為其部分車型配套車載電源產品。不過截至目前,雙方合作暫不涉及超充業務。
此外,富特科技管理層透露,雖然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規模逐步擴張,但在車企競爭格局未穩固的情況下,車企間在性能、價格、服務等方面的競爭還會持續,并且實際看這樣的態勢的確未收斂,因此車載電源作為核心零部件之一,短期內的盈利水平較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