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南高新區大數據產業園。鹽南高新區宣傳信息服務中心供圖
鹽南高新區使用“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用于水上救援。珠江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供圖
無人駕駛車輛在鹽南高新區中華海棠園中行駛。 劉天鵬攝
18點整,“游客”落水;5秒鐘內,距離落水者最近的5號、6號、20號監控終端同時監測到落水人員,并第一時間投放“海豚1號”水面救生機器人實施精準救援……近日,一場驚心動魄的水上救援演練在江蘇省鹽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稱“鹽南高新區”)南海未來城上演。這一由20套智能救生終端及32臺監控終端組成的智能水上救生系統成功完成水上模擬救援,全程無人工干預。此次智慧城市水域管理的完美展現,得以窺見近年來鹽南高新區智慧發展的全貌。
網上布局以民為先
“負氧離子濃度4664個/m3,PM2.5濃度52.7μg/m3,PM10濃度68μg/m3……天氣良好;您的身材適中,請適當進行有氧運動。”在鹽南高新區的中華海棠園里,市民可以在健康互動大屏前通過人臉識別進行注冊登記,隨后環境監測數據以及依據用戶身高體重制定的健身計劃會在屏幕上呈現。
中華海棠園以古典海棠文化為主題,卻以智慧科技在當地“出圈”。園內環湖鋪設了江蘇首條AI智慧步道,無人駕駛觀覽車穿園而過,智能公廁可自動統計人流量并對異味進行監測,月牙湖內的無人船光影秀《船說海棠》現代感十足,美輪美奐……
中華海棠園是“十三五”時期鹽南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成果的縮影。
以前出門等公交車總感覺“遙遙無期”,如今通過“實時公交”查詢,出行者到站即上車;曾經面對小區公共服務缺失等問題無處申訴,如今居民可以在“幸福鹽南”平臺上暢所欲言并推動問題及時解決;過去部分市民辦理政務走了不少“冤枉路”,如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數據線上跑、群眾家中坐……“‘我的鹽城’APP上有418項服務,所有事都能上網解決。女兒在外地通過APP替我一網操辦,煤氣費、水電費等都是她在手機上幫我繳的。”住在鹽南新苑小區的李大爺笑著說。
如果說無處不在、無微不至的便民利民項目讓群眾幸福滿滿,那么“智慧+教育”“智慧+醫療”等基礎保障項目的硬裝升級則給鹽南高新區群眾增添了安全感。
20天完成1.8萬人高頻次新冠疫苗接種就是生動案例。今年3月,隨著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的推進,不少市民通過“我的鹽城”APP進行線上預約,實現分時段接種,享受到智慧紅利的鹽南人給這次接種體驗紛紛打出五星好評。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鹽南高新區依托“醫療健康云工程”,創新采用監督協管小程序、電子稽查等方式,對全區632個公共場所、84個醫療機構、117個傳染病防治機構及25個學校實施信息檢測,實現疫情防控任務全面數字化。
在智慧教育方面,鹽南高新區的“現代教育云”智慧課堂、云辦公、智慧校園管理、視頻會議、實時監控、智能廣播6大系統全部投入運行,配備現代化功能教室70個、教育教學裝備200余套,中小學市“智慧校園”創建率達100%。
截至2020年底,鹽南高新區累計完成政府投資6億元,帶動社會投資31.5億元,重點實施200多項智慧工程。“平安城市云”“醫療健康云”“政務服務云”……朵朵科技“云”賦能鹽南高新區智慧成長。
數字搭臺政企共治
在江蘇全省率先建成地下管網三維綜合管理平臺和智慧鹽城體驗中心、智慧鹽城云計算中心、智慧鹽城城市運營管理中心;全區856個建成小區實現光纖寬帶和NGB網絡電視覆蓋,全域BRT公交和78個重要公共場所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建成人口、法人、宏觀經濟、基礎地理信息和建筑物信息五大公共基礎數據庫……鹽南高新區智慧城市建設的宏偉藍圖徐徐展開。
“只有打好基礎,才能筑牢上層建筑。”鹽南高新區智慧條線負責人吳堅告訴記者,“云”上之城能落地,關鍵就在于基礎建設和資源高效整合。
在整合了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民生等45個系統平臺的鹽南高新區數字化城管指揮中心,記者親眼見證了“智慧大腦”在城市管理中的高效應用:10點06分,智慧城管視頻監控平臺發出警報;10點07分,坐席人員迅速反應、審核信息;10點08分,平臺立案,在鹽南城管執法APP形成交辦清單;10點13分,點位巡邏城管隊員到達現場;10點30分,處理信息上傳,平臺再次審核,進行銷案。從發出警報到處置完成,事件處理前后僅用10分鐘。鹽南高新區城管局局長薛嶺告訴記者,如今,城市管理中的類似問題已全部實現智能識別、智能取證、自動派發、快速處置。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市管理領域,一支由政府主導、產業打頭陣的新型隊伍也初見端倪。2015年,南京郵電大學鹽城大數據研究院落地鹽南;2020年8月,鹽南高新區攜手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將南海未來城作為試點,圍繞水環境綜合監管系統、水生態清潔管理系統、水上安全監管系統、水上文旅運管系統等四大子系統,落成智慧水域綜合管理體系,發布國內首個智慧城市水域管理創新示范平臺……通過合作、購買等模式,政府大膽放權企業,企業主動攜手政府,實現雙方合作共贏。
智慧生態下城產互促
如何讓高新技術企業看得中、留得下、長得快?是鹽南高新區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課題。如今,鹽南花大力氣培育的智慧產業生態和智慧企業服務已成為當地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
2014年,占地30平方千米的大數據產業園在鹽南高新區拔地而起,為大數據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裕的承載空間。6年間,鹽南高新區累計引進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中國科學院院士何積豐,以及23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建成蘇北首條直連上海的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鹽城城域網出口帶寬提升至2T,大大增強了全區網絡承載能力。其中,駐扎于鹽南高新區的華為云服務數據中心承接了江蘇省內信息化業務和華東地區大數據處理業務。“我們致力于將這里打造成全國一流的數據中心,為鹽城市大數據產業打下發展基礎。”華為公司運維專家葛建民說。
今年,為構建一流營商環境、加強和改善企業服務,鹽南高新區推出“鹽南企業服務通”APP,導入企業7000家,政府干部886名,實現雙向對接,一經上線,就幫助江蘇鼎躍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近兩年,鼎躍騰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各類實驗項目啟動迫在眉睫卻苦于找不到場地,企業負責人周榮通過“鹽南企業服務通”APP反饋了這一情況。兩天后,政府工作人員就為他們在大數據產業園找到了合適的場地。“通過‘鹽南企業服務通’,辦事效率大大提高,效果令人驚喜。”周榮感慨地說。
2020年,針對新企業落戶,鹽南高新區全面升級網上政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12345”督查服務平臺,在線上開通“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施工許可”三條審批服務綠色通道,以此助力企業落地。
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棲。華為、微軟、云洲智能、霆善科技等300多個數字智能項目先后在鹽南高新區聚龍湖布局落子;在西伏河科創走廊的中韓機器人產業園中,行深智能無人車、中迪機器人、創澤機器人……短短一年時間,十多家科創企業相繼在此落戶。鹽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續三年實現翻番,在全省高新區綜合考核排名持續進位,位居蘇中蘇北省級高新區前列。
回顧“十三五”,鹽南高新區憑借智慧建設博得滿堂彩;面向“十四五”,更要先人一步踏上數字化“祥云”。鹽南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高尚德在今年4月召開的“城市駕駛艙”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破除信息壁壘,讓海量數據動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形成數據共享、信息推送、互聯互通及快速反應的中樞指揮中心,并強化數據的橫向聯系推演和挖掘分析,豐富應用場景,充分實現對城市整體運行狀態的即時感知、綜合分析、預警研判、決策支持和聯動治理,助力鹽城建設成為現代數字城市示范區。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