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路工作人員在施工實踐中學習推廣新技術。
贛江航道。
百年風雨、百年征程。今天的江西,交通運輸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百年前這片土地上落后的交通面貌已不復存在,轉而化身為縱橫贛鄱的高速公路、連線成網的國省道、進村入戶的農村公路、通江達海的水運航線,22萬公里綜合交通路網鋪就了老區人民的幸福路、民生路。
回顧發展歷程,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曾表示,江西交通運輸事業經歷了1949—1978年漫漫求索、曲折前行階段;1979—2000年改革開放、緩解改觀階段;2001—2012年乘勢而上、全面提速階段;以及2013年之后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四個階段既一脈相承,又各具時代特點。從“漫漫求索”到“轉型升級”,江西交通事業經過一代代共產黨員接續奮斗,一代代交通人發揚奮進,最終在贛鄱大地上書寫下“天塹變通途”的壯麗詩篇。
縱橫成網實現百年交通巨變
在不少老江西交通人看來,受經濟、地理等客觀因素所致,江西老區交通事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江西全省通車公路只有3100公里、35個縣未通公路,很多地方都是泥濘道路,行走非常困難。”江西省交通部門退休黨員吳新沙回憶說,此后較長一段時間,“迅速恢復、逐步增建”的公路建設方針成為江西省交通事業發展的主要思路。
“當時,隨著政府一聲令下,江西全省掀起了建設高潮。”吳新沙說,“從南昌、九江,到贛州、撫州等地市,不斷出現新建和修復的公路,到1965年底江西全省公路總里程已達2萬余公里。”
進入新世紀,江西省高速公路實現了從400公里到4000公里的跨越,在周邊省市率先全部打通出省高速通道;國省干線公路以每年新改建1000公里的速度,持續推進提等升級;全面啟動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農村公路建設,2010年率先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水泥(油)路。
此外,在水運事業方面,江西省交通運輸廳以整治航道、建設港口、發展運輸為抓手,航運生產力迅速恢復發展。
2010年,江西省改渡建橋民生工程撤銷渡口800個,實現了除大江、大河、大湖、水庫之外的農村渡口改渡建橋;內河水運加快發展,先后通航高等級航道、集裝箱專用碼頭零的突破。
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江西交通運輸基本適應和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但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仍然存在。
為了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這一時期,江西交通運輸部門策馬揚鞭,砥礪前行,推出一系列舉措、落地一系列項目。此后,江西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先后突破5000公里和6000公里,昌樟高速“四改八”建成通車,昌九高速“四改八”開工建設,打造了一批科技示范路、綠色生態路、低碳環保路;國省道建設養護全面加強,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強力推進,普通公路實現美麗嬗變;水運發展短板加快補齊;道路運輸加快轉型升級,客貨運實現了“零換乘”和“無縫銜接”。
據江西省交通運輸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江西省公路總里程為210641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26.2公里。高速公路打通了28個出省大通道,全面實現了縣縣通高速、縣城半小時上高速,高速公路規劃網基本建成,形成了“縱貫南北、橫跨東西、覆蓋全省、連接周邊”的高速公路網絡。
此外,截至2020年底,江西全省航道通航總里程達5716公里。其中,2000噸級船舶可從長江直達南昌港,全省高等級航道里程達871公里。沿江環湖建有南昌、九江兩個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和一批區域性重要港口。
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安全監管不斷強化,服務品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出行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心”轉變;同時,交通縱橫成網還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發展,刺激消費市場活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速城鎮化進程。
黨建引領形成特色交通品牌
“江西省交通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廣大江西交通人一代又一代努力奮斗所換取的。”談到江西交通百年變遷時,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江西省交通部門在黨建工作方面取得的進展,推動了江西省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的能力逐年增強,并為全省交通運輸事業提質提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該負責人表示,江西建設交通強省的先決條件就是堅持政治統領,始終把加強黨的建設擺在首位。
在這一工作思路引領下,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從直屬機關開始,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陸續開展了“黨委書記談主體責任”、“加強機關黨的建設”調研督查,以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政治談話等,顯著提高了交通運輸領域黨的建設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對標對表。
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為交通系統開展非主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在防控疫情、抗洪搶險、脫貧攻堅等工作中,黨員干部主動擔當,深入一線,充分發揮起模范帶頭作用。
在江西省高速公路沿線,許多服務區由黨員干部帶頭,打造了獨特的文化品牌。有自駕游旅行者談起江西服務區時表示,“一區一特色”的設計理念別出心裁,司機在服務區除了能體驗優質的各項服務,還能感受到濃郁的紅色歷史文化。
除了公路建設外,江西水路發展同樣離不開堅實的黨建工作基礎。作為江西水運“兩橫一縱”國家高等級航道網之一,信江是贛東北水路運輸的重要通道。
在黨建引領下,信江航運樞紐項目百年品質工程取得了廣泛認可。項目被確定為第一批交通運輸部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交通運輸部科技示范工程。
“黨建工作抓實了就是生產力、抓細了就是凝聚力、抓強了就是戰斗力。”信江航運項目黨委書記邱文東告訴記者,自2017年12月成立黨委以來,黨的建設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覆蓋參建各單位,黨建和品質工程創建互融共通,為江西省交通重點工程項目創造了黨建凝心聚力、引領項目建設示范效應。
“黨建+”理念
構筑交通強省藍圖
新時代賦予了江西交通運輸行業新的使命。2020年11月,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交通強省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立足江西交通運輸現狀、面向未來發展需求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描繪了該省未來綜合交通運輸發展的新藍圖。
《意見》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交通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其中,基本形成“江西123出行交通圈”;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全國前列的交通強省。
2021年是統籌推進《意見》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將如何開啟新時代江西交通改革發展新征程?對此,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推進交通強省建設,做好交通運輸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必須進一步強化黨的建設工作,確保交通運輸事業發展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
此外,圍繞創新工作載體建設方面,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將深化“黨建+”理念,推動黨建融入交通強省建設重點任務。該負責人說:“只有融入本單位本部門主責主業,融入年度交通運輸發展目標任務,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胸懷‘兩個大局’,立足職能、崗位,凝心聚力、真抓實干。”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王愛和在今年1月20日召開的省交通運輸工作會上提出,交通運輸廳將把握新時代交通運輸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服務性的特征和交通“先行官”的定位,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優服務,適度超前謀劃一批重大交通工程和支柱產業,全面對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全力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圖片由江西省交通運輸廳提供)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