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輝。
中關村軟件園區一景。
2020年4月,中關村軟件園獲批首批國家服務出口基地。2020年9月,北京“兩區”方案公布,明確了立足中關村軟件園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國際信息產業與數字貿易港,打造數字貿易試驗區等工作任務。當前,中關村軟件園正在按照北京新發展格局中“兩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城市等要求,積極建設數字貿易港,打造數字經濟新興產業集群。
作為北京市唯一被國務院批復確認為數字貿易港的園區,中關村軟件園有哪些經驗,又有哪些新規劃?重點將發展哪些新產業?軟件園模式如何能成功復制?為此,中國城市報記者專訪了北京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輝。
園區運營4.0時代:
服務收入占比約50%
成立于2000年8月,21年來,中關村軟件園見證了整個中關村以及北京產業的變遷。
如今,一系列成績單相當奪目:截至2020年底,園區共落戶700多家國內外知名IT企業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總部經濟達80%以上。其中,獨角獸企業6家,中國軟件百強企業16家,上市企業70家,銷售收入過億企業87家,園區注冊企業總數超過2000家……園區地均產值每平方公里約1300億元。
但20多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農田。當時,北京面臨的一個核心的問題是缺乏大規模的園區。
因此,從最初的土地開發做起,中關村軟件園逐漸有了早期雛形。到了2005年后,北京產業的發展脈絡逐步清晰起來,園區建設的腳步也就隨之加快,進入二期的建設階段。
“公司叫中關村軟件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但是到現在基本沒有什么園區建設的任務,主要都是發展產業的任務?!睆埥疠x說。
在他看來,產業園區的發展有四個階段:賣地是1.0時代,賣房子是2.0時代,靠房租收入是3.0時代,賣服務則是4.0時代。
而中關村軟件園如今已經進入了4.0時代,不依靠出讓土地,甚至不依靠出租房子,靠服務驅動來做產業的發展。在這個模式下,園區不持有資產,但模式和服務皆可復制。
他告訴記者,整個園區里面有700家企業,每家企業需求的服務都各不相同,因此中關村軟件園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為這些園區內的企業提供服務。
“比如,信息類的企業需要有非常好的數據鏈接計算的服務,那么我們就提供園區里的超級鏈接、計算的能力,園區自己建設數據中心、云計算平臺,做整個鏈接的平臺;再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科技園區里面需要核酸檢測,我們就做了核酸檢測的服務鏈接;餐飲、會議會展中心也做了商業化的鏈接;在人才聚集方面,除了提供人才培訓服務外,園區還鏈接了100所左右的高校?!痹趶埥疠x看來,這些差異化、高端的服務,是一般的園區運營企業難以提供的。
他告訴記者,2020年服務收入對園區總收入的貢獻已達46%,占比接近五成;而空間服務(租房等業務)對收入的貢獻約占40%。
“如果一個科技園區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空間服務收入的占比能占到半數以下,我們就認為這是一個新型的依靠服務驅動的科技園區了,不再受限于它的面積了。”張金輝說。
核心模式:
空間+服務+投資
在張金輝看來,中關村軟件園的優勢在于集聚了優質的內容。
為什么會有園區這種業態?他認為,園區主要聚集了企業,聚集企業就能聚集產業,而目的就是降低成本。比如化工園區尤其突出,因為它要集中供熱,集中做一些安防,所以它的成本就很低,分散了反而就沒有這個優勢了。因此園區首先是要聚集產業、聚集企業。
其次是聚集智力。就是把那些做一件事情的,或者是一類事情的人才聚集起來,才有非常大的價值。
“創新創業的源頭就在這里,園區里有無數的創業者。此外大學教授、大學生等那些最優秀的人也聚集在這,只要能設計出來讓他們聚集在這兒的模式,就能夠和這些人、他們的企業一塊成長?!彼f道。
因此,如何把這些優質內容緊密地聚集在園區,顯得尤為重要。
他透露,中關村軟件園每年都會投入千萬元的資金,用于賽、會、營、孵、投。具體來說,就是通過比賽的方式讓這些企業能聚集;然后讓他們能見面,通過一個主題會議的方式聚集起來;那些比賽里的優勝者用一個孵化營的方式再聚集;對于特別優秀的企業再進行孵化,提供優質的支持,比如免費的空間、免費的鏈接服務和計算服務、免費的數據中心服務等;隨后還有天使基金、VC基金解決資金問題。
同時為了能夠持續造血,張金輝表示,園區作為一個平臺型的企業,也會聯合華為、百度、科大訊飛等企業定期舉辦創新大賽,共同培養孵化中小企業,同時做一定的投資。
“這就解決了持續需要有內容的問題。產業發展到哪個階段,需要什么樣的產業布局,就能通過創新源頭的企業的聚集來解決這個問題?!痹谒磥?相比于其他產業園區,這也是中關村軟件園能夠持續保持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同時,軟件園的一大使命是幫助企業成長。據悉,中關村軟件園培育出了軟通動力、文思海輝、網易有道等從苗圃到上市的企業,以及滴滴、快手等8家獨角獸企業。
與其他園區相比,目前中關村軟件園會給予怎樣的支持政策?對此張金輝表示,首先是基礎性的服務;其次是投資,特別是科技型企業對風險投資的需求普遍較大,因此園區做了金融服務的驛站;此外是幫企業找市場,把服務、產品賣出去。
這也被他概括為中關村軟件園的核心模式:空間+服務+投資。
具體而言,他把經營一個園區,比作經營一個魚塘。
“無論你是草魚、鯉魚還是更好的品種,里邊的養什么魚我來定。但是要讓那些優質的魚苗愿意到我的魚塘里來,這就得有很多的有非常豐富的服務。比如氧氣、食物、微生物環境,這些都是服務的一種?!彼M一步解釋,但不能是大江大河里的魚誰想來誰來,這就需要把產業規劃做得很細致,魚塘適合哪種魚,就提供哪一種符合其生存環境的服務。
說到底,園區的任務就是讓內部的企業有序流動、聚集,形成一條產業鏈。
明確七大產業
加速園內內部“新陳代謝”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整個中關村軟件園區約有2.6平方公里,約4000多畝土地都是建成區,合計約有310萬平方米的載體,自持面積40萬平方米。
擺在中關村軟件園前面的一個問題是:在既有空間都填滿的這樣一個狀態下,怎樣繼續發展產業?
“怎么樣把那些存量的、但不代表未來的產業企業請出去,把新的企業再請進來,壓力特別大?!睆埥疠x表示,目前這部分調整只能在自持部分。企業的租約時間都不算長,如果發展真的不好,則有一個退出的機制。
長不出房子的另一個解決思路,就是向外復制。
此外,張金輝表示,由于中關村軟件園區內的企業80%是總部經濟,導致它們天生就希望去拓展一些區域的新資源。
據悉,在北京市內,軟件園公司積極挖掘運營存量空間,成功與通州、朝陽、石景山、大興、門頭溝、順義、平谷等區縣簽署合作協議,探索產業服務拓展模式;在北京市外,中關村軟件園團隊成功運營了開封、廊坊、太原、濰坊、呼和浩特、重慶等創新中心或人才基地,攜手區域構建類中關村創新生態,并與幾十所高校緊密合作,建立了高校雙創基地。
“有的園區有載體沒內容,這時我們就來幫他托管運營,把服務拓展過去,但是產權不轉移。”他表示,有一些運營不好的園區也會交給他們去運營,他們會再提供物業運營、網絡鏈接信息化建設、云服務數據中心業務等的服務搭建,這也是中關村軟件園和其他園區不同的地方。
目前,中關村軟件園對外復制項目約20多個,除了自持的40萬平方米面積外,還總共運營了約100萬平方米的載體。
軟件園模式想要復制成功,需要具備哪些關鍵要素?
對此,張金輝認為,首先在產業定位方面,目前還是圍繞在大信息領域,即信息產業的發展方向;其次,是要選擇在能創新發展的地方。而這就需要有一些新的資源的聚集,比如靠人才靠智力驅動型的區域,那些GDP在1萬億元左右的城市。
“我們也不是包打天下的,并不是所有城市區域都能復制軟件園的模式。因此凡是接到一個園區運營的新任務,我們和當地商量的第一件事,就是這里到底適合發展什么產業?!彼f。
記者獲悉,目前園區明確了未來重點布局的七大產業,如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科技、物聯網、感知交互、云計算、大數據等。
未來在吸引新企業入駐和園區自身方面,有何新的計劃?
張金輝表示,對于園區里的那些希望引進的小微企業、創新企業,可以給一些服務包和一些租金上的優惠,每年大概能引進上百家小微企業“走進來”,同時再把一些大的企業請出去,完成新陳代謝。此外,園區每隔幾年也會重新調整一下產業方向的規劃,符合方向的就歡迎,不符合發展方向的就拒之門外。
在積極建設數字貿易港方面,下一步,中關村軟件園將發揮先行先試優勢,探索規則對接,促進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開放,著力打造信息基礎設施先進、服務體系完備的數字經濟特殊功能區和產業集聚區。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 中國城市報 》( 2021年10月11日 第07 版)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