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保護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推動文化交流互鑒、增進相互理解和友誼的重要橋梁。近日,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對話活動在廣西南寧舉辦。活動以“從‘活’起來到‘火’起來”為主題,聚焦面向東盟的文化遺產領域合作。來自中國、柬埔寨、泰國、越南、老撾等國的專家學者以中外文化遺產互鑒為題,共話國際文化交流合作發展新機遇。如今,故宮博物院已逐漸成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一張名片。
2024-12-04 14:55:05渾身是孔卻滴水不漏,是江西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玲瓏瓷的特點。玲瓏瓷的制作需先在素坯上鏤空雕刻,再填以“玲瓏釉”,這種釉料經燒制后變得通透,器皿在光影下就像玲瓏孔洞一般晶瑩璀璨。“只有傳承沒有創新,技藝必定會止步不前,缺乏生命力。”景德鎮富玉青花玲瓏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玲瓏釉配制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呂雅婷說,“而只顧創新忘了傳承,就會如同無源之水,缺乏長久發展下去的底蘊。”
2024-12-03 15:52:5711月27日,在海南三亞舉辦的第十二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表演項目(室外)競賽現場,來自新疆的“高空王子”阿迪力·吾休爾及其團隊表演非遺“達瓦孜”,在高空鋼絲上展示的雜技動作頻頻引發觀眾喝彩。2006年,“達瓦孜”被列入第一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迪力·吾休爾出身于“達瓦孜”世家,是家族第六代傳承人。
2024-11-29 10:47:19入夜時分,華燈璀璨的江蘇省蘇州古城區里,身穿宋錦“新中式”服裝的年輕人流連于古宅深巷、小橋流水之間。往南數十公里外的吳江區盛澤鎮宋錦文化園里,前來選購宋錦箱包、圍巾的客人絡繹不絕。一墻之隔的宋錦織造車間里機器轟鳴,上百臺織機加班加點趕制訂單……宋錦歷史悠久,精致典雅,質地柔韌,與南京云錦、四川蜀錦并稱我國三大名錦。錢小萍毅然決定嘗試“復活”宋錦。
2024-11-28 15:12:14本報福建龍巖11月26日電 11月24日至26日,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暨非遺助力鄉村振興現場會在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截至目前,全國共建設9100余家非遺工坊,涉及1721個縣域,直接吸納27萬余脫貧群眾實現就業,人均年收入超3.6萬元,幫助當地群眾依靠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2024-11-27 20:14:27江西省鄱陽縣日前舉辦鄱陽張王廟廟會,數百人組成巡游隊伍,吸引市民游客沿途觀看,行經路段也成為民俗集會和非遺展演的超長舞臺,展示非遺獨特魅力。2013年,鄱陽張王廟廟會入選江西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鄱陽縣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旅資源,創新打造張王廟廟會等文化IP,在傳承和弘揚廟會傳統的同時,不斷豐富和發展廟會的新內容和新形式。鄱陽縣張王廟管委會工作人員潘國武說。
2024-11-25 23:04:27在青海省西寧市南涼古國虎臺遺址公園內的西寧非遺館里,站在開放式的西寧社火泥塑展區前,不少市民的思緒被拉回到那些充滿溫情與歡笑的歲月。截至目前,西寧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3個,省級項目48個,市級項目57個,區縣級非遺項目275項。西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中心關戎表示。通過“老手藝”與“新舞臺”的融合,西寧非遺館促進了非遺文化藝術的交流、發展與創新,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高原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4-11-22 10:46:20歷經騰退、修繕、保護后,作為京劇藝術交流傳播中心的梨園公會,在北京市西城區開館試運營。同日,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120周年暨《北玥與時代同行—講好中國故事》演出發布會舉行。隨時光流轉,有關名稱曾為“精忠廟”“北京梨園公益會”等,見證著國粹京劇藝術的輝煌歷史。本次活動由中國京劇藝術基金會、北京京劇院主辦,西城區文化和旅游局指導,梨園公會承辦。
2024-11-21 15:43:15截至目前,各級政府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10萬余項。近年來,非遺不僅得到了有效保護,還在時代浪潮中煥發出新的生機。他們的經歷是中國非遺保護事業的縮影;他們的故事引發公眾參與非遺保護的熱情——11月15日,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在京揭曉,向為非遺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非遺工作者致敬。上述兩位學者入選2023“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是社會對專家學者在非遺保護傳承中所作貢獻的認可。
2024-11-19 21:04:56《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