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陜西,華州皮影歷史悠久、雕刻精美,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近日,華州皮影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全國皮影展示展演大賽在陜西渭南舉辦,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何玉人這樣說。
2024-08-01 18:09:21中新網上海7月30日電 滬劇是上海的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記者30日獲悉,一場別開生面的滬劇交響音樂會引來眾多戲曲愛好者、音樂愛好者的關注。在演出中,滬劇名角、知名笑星舒悅,知名笑星潘前衛、薛文彬,越劇名角趙志剛,昆劇名角羅晨雪與吳爭光、徐蓉等滬劇演員共同唱響戲曲經典片段等。舒悅認為,滬劇傳承需要的是演員靜下心來唱戲,不問前程。
2024-07-31 17:21:39青年聶遠山,每周二都要在工作結束后往返20公里,到天津青年宮學打快板。巴西姑娘艾茉莉,如今是京東大鼓傳承人的弟子。在南開大學的一堂傳統文化課上,她與京東大鼓結緣。走進天津市寶坻區大唐莊村,陣陣胡琴和鑼鼓聲傳來。天津,是諸多非遺項目發源、興盛和發展的地方。漫步津城,便可感受到非遺與這座城市的不解之緣。據介紹,2023年,天津開展非遺研究基地的建設工作,10家單位獲頒首批非遺研究基地稱號。
2024-07-29 17:10:47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位于祖國西南的川滇交界處。涼山彝族火把節,是涼山眾多傳統節日中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多、民族特色最濃的節日,傳達著熱情奔放的生活態度和質樸深沉的生命觀念,被譽為“東方狂歡節”。五彩涼山,夏季清涼。特別是7月29日在西昌城區舉行的火把狂歡夜活動上,八方來客一起見證10萬人共舉火把的盛大場景。
2024-07-29 17:09:56走進浙江東陽湖溪鎮一間“共富工坊”,只見數十位手藝人坐在老式織機前快速編織草編墻紙,梭子聲此起彼伏。許多游客在織機旁觀看,并與手藝人編織出的漂亮墻紙合影留念。草編墻紙技藝誕生在東陽市湖溪鎮南塘村,是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制作技藝源于中國民間傳統土布編織技藝。共富工坊在幫助農民組團致富的同時,也傳承著草編墻紙制作非遺技藝。
2024-07-26 20:13:28近日,第二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配套活動——非遺大集在江蘇宜興窯湖小鎮舉辦。非遺大集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項國家級、省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通過館、店、鋪、攤、街、水域的立體展陳形式,將南北風土人情融入江南水鄉,糅合傳統文化的厚重感與新時代氣息,帶領市民游客沉浸式體驗一場非遺盛宴。此次非遺大集由“水韻江南”“食行九州”“千茶百器”“錦繡中華”“曲苑雜壇”“窯窯相望 薪火相傳”六大板塊構成。
2024-07-25 18:11:58鑼鼓齊鳴,響徹云霄。為期6天的“臨汾鑼鼓直播PK大賽”近日落下帷幕。流傳于晉南地區的威風鑼鼓是由鑼、鼓、鐃、镲四種樂器共同演奏的打擊樂藝術形式,已有4000年歷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山西臨汾,威風鑼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此次鑼鼓大賽是將‘直播PK’與鑼鼓非遺相結合的一次嘗試,整個大賽直播累計吸引1349萬人次觀看,讓晉南威風鑼鼓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向了更廣闊的舞臺。”
2024-07-24 16:15:41“平遙古城三件寶,漆器牛肉長山藥……”在平遙這座千年古城中,人們口口相傳的三寶之首的平遙推光漆器,是中國四大漆器之一。據《平遙縣志》中記載,春秋時期,平遙漆器已具雛形。唐開元年間,平遙漆器已成為山西漆器的代表,描金彩繪工藝獨樹一幟。1937年出生的薛生金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平遙推光漆器項目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薛生金經常說,自己要將平遙推光漆器的歷史、現在與未來連接起來,向世人展示這項千年技藝。
2024-07-22 17:12:567月13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長水國際機場航站樓出發區,云南楚雄2024年彝族火把節推介會精彩上演。火把節是彝族群眾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享有“東方狂歡節”的美譽,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目前,節日籌備工作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為廣大游客營造一場沉浸式的“非遺之旅”。不止在楚雄市,這個7月,云南各景區紛紛開展火把節主題活動。
2024-07-22 17:12:29《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