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昆明11月21日電 (記者木勝玉)“建議昆明地鐵借鑒香港地鐵的成功盈利模式,以及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公共交通盈利策略,采取以地產反哺地鐵的政策為主,如可采取在地鐵站點間修建地下商業街,甚至多樣化營收等創新策略。”近日,云南昆明網友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建議昆明地鐵轉變盈利模式,在大幅降低市政對公共交通投入,提高獨立生存能力的同時也能有效降低地鐵票價,讓公共交通回歸城市公共屬性。
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收到留言后,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經昆明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認真調查處理,就網友提出的建議進行回應。
留言回復稱,近年來,昆明地鐵著力打造通勤路上的“便民生活圈”,地鐵資源開發取得新突破。在運營服務方面再升級,以“品牌膠囊店+特色亭棚+主題商鋪+便捷自助”的經營方式,在地鐵站內開發了便民自助設備、便民膠囊、便民亭棚、便民商鋪、便民展覽展示區等業態,為通勤路上的地鐵乘客提供更加便捷、優質的服務體驗。在春融街、珥季路等11個車站內引入了多個品牌商家,下步將引進7-11、新之佳便利店,目前7-11便利店已確定選點15個,新之佳便利店已確定選點19個;全線網投放了3臺政務服務終端機、401臺自助售貨機、90臺自助口罩機、15臺自助體驗機、614臺美團充電寶,58處便民晴雨傘。
另外,為利用好昆明地鐵沿線商業連接口,促進地下空間互聯互通,積極對接連通企業,發揮地下空間互聯互通最大效益,提升商場與地鐵的相互引流能力。同時以吸引客流為主要目標,積極開發地鐵沿線的商業連接口項目,目前已開展商業連接口項目有五一路站順城、東風廣場站恒隆、白云路站同德廣場、北辰站欣都龍城、駝峰街站萬達廣場等9項,6處與周邊開通了功能連接通道。
在資源開發方面,以“建軌道就是建城市”為指導思想,全面推進TOD理念,強化規劃引領,科學制定軌道資源項目發展計劃,有效發揮軌道交通對城市空間結構、產業引導、人口分布、土地及物業經濟效益等方面的引導及推進作用。以軌道交通為基礎,著力推進緊湊型空間發展模式,改善城市空間,帶動片區經濟發展,推動土地復合利用,提升城市形象,增加收益渠道,實現軌道交通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著力打造“軌道上的城市”新生態,以公共交通融合城市發展為方向,堅持在構建全市完善的軌道交通產業鏈上下功夫,始終堅持以建設交通一體化為目標,踐行“交通換空間”的理念。一是持續深化研究,建設軌道交通沿線站點“P+R”(Park and Ride)服務體系建設,打造“多層次、一體化、多元化”的換乘體系,在現有布設的11個臨時停車場(600個泊位)基礎上,持續不斷地向軌道交通與地面交通“零換乘”目標邁進。
充分挖掘軌道站點周邊各類資源,促進地鐵資源與市場之間“軌商融合”,打造緊湊、便捷、低碳的出行及生活方式,目前已開展商業連接口項目及功能連接通道15處。集中攻堅、以項目為抓手,推動軌道產業鏈上下游多元化發展。搭建“央地合作平臺”共同推動軌道沿線場站綜合開發,大力推動福德村項目開發研究及建設,按照一體化規劃、整體打造思路,以“城市更新+TOD”為契機及突破點,撬動經濟發展。
“下一步,昆明地鐵將進一步研究借鑒香港地鐵以及廣州、深圳、杭州等城市地鐵的成功盈利模式,創新多樣化營收策略,促進昆明地鐵高質量發展。”昆明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在留言回復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