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習近平主席會見來華舉行第二十四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雙方就中歐關系中的戰略性、全球性議題深入交流,為中歐關系指方向、畫藍圖、提信心、增動力,發出了共同努力推動中歐關系進一步向前發展的積極信號。
在雙方領導人親自關心和戰略引領下,中歐關系呈現全面復蘇和穩中向上的良好態勢,一系列高級別對話成功舉行,達成重要合作共識,體現了中歐關系的韌性和活力,展現了中歐合作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中歐釋放出加強溝通接觸、開展對話合作、建設性管控分歧的積極信號并取得積極成效,為動蕩不安的國際局勢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中歐之間沒有根本戰略分歧和沖突。中國對歐政策保持長期穩定,始終視歐洲為多極化世界中的獨立一極,堅持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中國出臺了3份對歐盟政策文件,都將相互尊重作為發展中歐關系的首要原則。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走過20年歷程,雙方已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交流合作的格局。總結歷史經驗,只要中歐雙方把握世界大勢,堅持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正確定位,堅持以戰略視野看待彼此,發揮好領導人會晤和五大高層對話的引領作用,加強戰略性溝通,以建設性對話增進理解、妥處分歧,就能確保中歐關系走穩走實走遠。
中歐是伙伴不是對手,雙方共同利益遠大于分歧。習近平主席強調,雙方要樹立正確認知,增進理解互信,重信守義,一心一意發展關系,不能因為制度不同就視彼此為對手,不能因為出現競爭就減少合作,不能因為存在分歧就進行對抗。中歐經濟具有高度互補性,雙方應該加強市場、資本、技術優勢互補,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探索合作新模式,打造新的增長點,合力完善產業鏈供應鏈,以更深入、更廣泛合作拉緊中歐利益共同體的紐帶。日前,中方決定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受到有關歐洲國家的普遍歡迎。未來,中歐雙方還要加強人文交流,便利人員往來。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式現代化和歐洲一體化是中歐各自著眼未來作出的戰略選擇,中歐應該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加強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發展。中方愿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包括同歐盟“全球門戶”計劃對接,一道幫助發展中國家加快發展。中歐班列已通達歐洲25個國家217個城市,帶動了沿線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促進了亞歐大陸合作共贏。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中歐班列貨物運量已超2022年全年。中國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愿將歐盟作為經貿合作的關鍵伙伴、科技合作的優先伙伴、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可信伙伴,追求互利共贏,實現共同發展。米歇爾和馮德萊恩表示,歐方高度重視同中國的關系,不希望同中國脫鉤,期待同中國發展長期穩定、可預測、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希望通過此次歐中領導人會晤為未來歐中關系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中歐關系關乎亞歐大陸繁榮和世界格局穩定,需要雙方共同維護好、發展好。習近平主席指出,中歐是推動多極化的兩大力量、支持全球化的兩大市場、倡導多樣性的兩大文明,在當前動蕩加劇的國際形勢下,中歐關系具有戰略意義和世界影響,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繁榮。歐方也認為,歐中對世界和平穩定負有共同責任、擁有共同利益。中歐攜手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全球治理,將為增進全人類福祉、應對全球性挑戰作出重要貢獻。
面對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中歐應該堅持做互利合作的伙伴。中方愿同歐方一道,堅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不斷深化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共同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為發展提供更多推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3年12月08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