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潤澤社會,與時偕行。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及金融20余次,涉及貨幣政策、金融風險防范與制度完善、資本市場改革、匯率穩定等。
“政府工作報告為金融業的發展提供了方向和遵循。”會場內外,多位業界人士表示,在政策引導下,金融行業正不斷創新產品與服務模式,進一步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提升廣大群眾和經營主體對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可得性和滿意度。
豐富供給廣度
強化金融與科技協同
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經濟主題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表示,近期為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證監會、科技部等部門,創新推出債券市場的“科技板”。同時,將優化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政策。
“通過機制深度改革,能夠實現資金鏈與創新鏈、產業鏈及人才鏈的深度整合。”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向人民網記者表示,未來可以從頂層設計、市場機制優化等層面進行科技金融供給的系統性改革和創新。建議進一步強化法治引導下的政策協同,在企業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平衡優化中,不斷豐富我國科技金融供給。
“政府工作報告為金融機構提供了重要指引和行動遵循。”馬上消費副總經理孫磊表示,在金融科技與傳統產業的協同發展中,要緊密圍繞國家政策導向,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數字金融基礎設施構建等領域持續深耕。同時,要嚴守合規底線,在監管框架內有序推進金融產品創新,強化普惠金融服務可及性。
關注改革力度
增強資本市場包容性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及資本市場,包括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等內容。
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表示,要加快推進新一輪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不斷筑牢股市健康發展的根基,主要在進一步增強多層次市場體系的包容性、進一步增強投融資發展的協同性、進一步增強監管執法的有效性、進一步增強市場基礎制度的適配性等方面發力。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資本市場發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楊成長向人民網記者表示,建議從市場供需平衡出發,在供給端強調以優化發行上市和并購重組制度為抓手,持續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在需求端強調加快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從健全多層次市場出發,持續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呵護養老溫度
增進老人金融福祉
金融“活水”正流向“銀發經濟”風口。金融機構在各地興建的養老社區,讓“養老”變“享老”的理想照進現實,一系列養老財富產品讓“銀發族”的“錢袋子”有了更多可能性。
創新養老金融模式,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金融需求,成為行業發展共識。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德恒(石家莊)律師事務所負責人齊明亮向人民網記者表示,要進一步豐富保險產品體系,推出長期護理保險與醫療保險相結合的金融產品;開展房屋反向抵押養老保險,幫助老年人將房產轉化為穩定的現金流,提升養老生活品質;整合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產品和服務,為老年人提供個性化的資產配置方案,將養老金融服務與養老實體服務相結合,創新綜合金融服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太保戰略研究中心(ESG辦公室)主任周燕芳建議,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增強養老服務支付保障。在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建立全國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長期護理保險建立獨立籌資渠道,構建多元化籌資體系。推行全國統一的老年人能力評估標準體系,完善人才、社會融資、信息化平臺等服務供給體系建設。
“養老金融,一端是產業,一端是民生。”周燕芳說,在發展過程中,只有真正理解尊重和滿足老年人的金融服務需求,才能培育和壯大好養老事業。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