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徐州臥牛山地下100多米處,全球深地工程領域規模最大的地下實驗室——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日前正式揭牌;位于江蘇南京的紫金山實驗室捷報頻傳,全球首個光電融合確定性新型算網基礎設施開通應用……推進國家實驗室、全國重點實驗室方陣等科創平臺建設,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江蘇正聚力打造全球產業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2023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考察時強調,江蘇“有能力也有責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對江蘇工作予以肯定,希望江蘇落實好挑大梁的責任,努力取得新的更大成績。
殷切期望,激勵江蘇狠抓落實、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
聚焦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江蘇省委和省政府一體推進“一中心一基地一樞紐”建設,協同發力。
地區生產總值已過5000億元的縣級市江陰,今年再次啟動“科創江陰”建設三年行動。“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成為‘最大增量’。”江陰市委書記許峰表示。
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約4%的江蘇,把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強省之要。2024年,江蘇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超過50%,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增至14個,工程機械、船舶海工、高端紡織、光伏等產業已經躋身全球“頭部”。
“聚力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更多原創性成果推動產品、產業集群形成國際競爭力。”徐工集團董事長楊東升介紹,“集團正構建全價值鏈出海模式,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一起闖國際市場。”
持續提升工程機械、船舶海工等產業集群的國際競爭力,編制光伏、特鋼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實施信息技術、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工程,江蘇對標技術前沿,征集企業重大技術需求,安排60項科技攻關項目、80項前沿技術研發項目。
“創新是動能所在、制造業是支撐所在、開放則是發展空間所在,三者互為支撐,必須協同推進。”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說。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鼓勵企業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高質量推動港口與國際物流通道、境外園區、自貿試驗區、開發區等開放載體建設。
走進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改擴建工程邊坡拓寬施工現場,4艘大型耙吸船正在同時進行航道疏浚施工。江蘇不斷推進國際物流通道建設,向東,拓展以連云港港為起點的新亞歐陸海聯運出海口,建設安全經濟的海上通道;向西,提升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功能,加快中歐班列“補網提速”和集疏運體系建設。
“江蘇已有外貿近遠洋航線84條,覆蓋65%的重要貿易國家和地區,穩定開行至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地區線路25條。”江蘇省商務廳廳長司勇介紹,江蘇正加力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經貿合作,編制重點外資產業招商圖譜,持續創新吸引外資、擴大外貿的新舉措,塑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優勢。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4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