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日前在桂林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化石專家、特邀科普人員及數百名化石愛好者將地學與山水相結合,通過“化石”解讀生命的進化,開展古生物化石科普宣傳。
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研究員袁道先在其報告《桂林山水甲天下》中介紹了桂林地形地貌、巖溶地質環境和水文地質,向觀眾解釋桂林山水如何形成、何以“甲天下”。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教授舒德干介紹,化石的保存需要特定的環境,我國是古生物化石大國,擁有例如澄江動物群、瀟湘動物群、熱河生物群等多個優質化石資源,這些重要化石地的科研產生了高影響力的成果。圍繞化石背后的科學內容和進化故事,相關學者和專家們正進一步加緊研究和揭秘。
化石愛好者劉建在會上分享了他探尋化石、追尋生命過往的故事。登頂七大洲最高峰,足跡到達南北極,尋找化石,他一直在路上。“我希望做古生物化石科學家們的另外一雙眼睛或一雙手,能夠在行走的過程中為科考和科普事業做貢獻。”劉建說。
全國化石愛好者大會是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主辦,依托化石網開展的全國性化石愛好者交流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