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下午,交通運輸部召開全國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會,通報“十三五”全國干線公路養護管理綜合評價成績。重慶獲全國第二名、創歷史新高,比“十二五”上升6個名次。
此次評價,交通運輸部歷時三個月,采取交叉互評方式,對全國31個省(區、市)“十三五”期干線公路進行綜合質量效益評價、治理能力評價和公眾滿意度評價,治理能力評價包括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個方面,公眾滿意度評價包括基礎設施、行政服務、出行服務三個方面。
“十三五”以來,重慶交通行業以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主抓手,公路運行整體水平和效率顯著提升,其中完成干線公路投資2107.2億元、創歷史新高,養護資金投入467億元,較“十二五”大幅增加。
三年行動計劃期間,重慶新改建普通公路近7.3萬公里,高速公路路面大修738延公里;率先開展公路養護作業資質許可試點,完成519座隧道提質升級;首創一站式ETC自助申辦及代收停車費,實現主要景區接入ETC微信平臺、部分景區門票7折優惠。
此外重慶還定期開展結構設施檢測,大力開展貨車超限超載治理,公路超限率下降至0.3%,路面平整度、完好率和橋隧安全性等指標均在全國排名前列;新建公路安防工程1.1萬公里、實現鄉道以上全覆蓋,改造危橋危隧1000座;加強公路巡查和隱患排查治理,創新實施長大隧道24小時值守、火災初期處置“3+10”黃金法則(3分鐘信息流轉和交通管制、10分鐘滅火自救和人員疏散);聚焦隧道火災、危化品泄露等突發事件,組織多部門聯合演練,不斷完善應急處置聯動體系。(董進)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