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發展改革委日前發布的上半年“一區兩群”協調發展情況顯示,從經濟總量、科技創新、現代服務業發展等要素瞰,主城都市區極核優勢得到進一步鞏固。
在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背景下,重慶市在2020年將原先9個區組成的主城區擴容為21個區的主城都市區,分為“兩江四岸”核心區、中心城區、同城化發展先行區、重要戰略支點城市和橋頭堡城市。
“今年上半年,主城都市區產業支撐持續強化,工業主戰場地位進一步夯實。”重慶市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九龍坡區汽摩、新材料、高端裝備、智能產業等四大主導產業上半年實現產值560.2億元,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82.0%;璧山區不斷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量,比亞迪動力電池全球總部、云巴千億產業集群、嘉陵特裝等項目成功簽約。
科技創新策源地是重慶主城都市區的重要目標定位。今年上半年,通過高標準規劃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提速兩江協同創新區建設,主城都市區先后引進北大、清華等高端創新機構23家,6個環大學創新生態圈入孵企業團隊超過3000個,科技型企業總數累計達2.3萬家。
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如通過發展 “三峽農家”特色高效農業打造柑橘產業示范帶、脆李種植區,打造大三峽區域生態綠色產品公共品牌。
在綠色工業提速發展方面,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初步形成農產品加工、輕工紡織、化工材料、機械裝備等特色主導產業,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8%,工業投資增長28.9%。其中奉節新增臍橙、中藥材、食用菌等農產品加工企業69家,建成投用奉節眼鏡城,眼鏡產業鏈條由生產向銷售及結算延伸。
立足武陵山區生態資源和民族特色的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文旅產業快速發展。如武隆仙女山、石柱黃水、秀山川河蓋、彭水摩圍山、黔江三塘蓋等旅游景點旺季一房難求。今年前5月,酉陽累計接待游客614萬人次,同比增長90.9%,實現旅游收入26.0億元,同比增長92.1%。
渝東南武陵山區城鎮群還通過挖掘民俗文化、紅色旅游文化資源,發展紅色主題游、非遺主題游,促進傳統表演藝術、傳統工藝、民俗等非遺傳承發展,文旅融合產品業態進一步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