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2月18日電(國際觀察)歐非峰會承諾多非洲擔憂落實難
新華社記者
這是2月1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拍攝的第六屆歐盟-非盟峰會開幕式現場。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為期兩天的第六屆歐盟-非盟峰會18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結束。此次會議在移民、安全、醫療衛生等領域取得一定成果,包括歐盟宣布一項1500億歐元的對非投資計劃。
分析人士認為,歐盟推出這一投資計劃意在加大對非影響力,不過資金來源和具體支持哪些項目等細節尚不清楚。從以往歐方承諾經常難以兌現的情況來看,這次的新計劃能否真正落實仍然存疑。
疫苗是焦點
本屆峰會原定于2020年10月召開,因受疫情影響而推遲。會后雙方發表的聯合聲明稱,歐盟將推出1500億歐元投資計劃用于支持非盟《2063年議程》。這筆投資是歐盟前不久發布的“全球門戶”計劃的一部分,投資領域包含衛生、教育、能源、交通和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
歐非還在防止非法移民的問題上達成協議。雙方將加強合作打擊走私和人口販運,支持加強邊境管理,改善非法移民遣返、重新接納和重新融入社會的工作。同時,雙方將在兩個大洲間和非洲內部進一步拓展合法移民的機會和途徑。雙方還宣布將在安全方面加強合作,表示將支持非洲安全部隊加強訓練和能力建設,增強其自主行動能力。
疫苗合作是與會者激烈討論的焦點。現階段,新冠疫苗在全球分配不公,非洲國家獲得的疫苗數量有限。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說,有關知識產權的規則已妨礙了南非疫苗的生產,只有豁免疫苗相關知識產權保護,疫苗才能在全球實現公平分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則表示,歐盟與非盟目標一致,但是主張的路徑不同。雙方同意今年春天舉行委員會級別的磋商,爭取在“知識產權豁免”和“強制許可”之間找到一個彼此認可的解決方案。
2月17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非盟輪值主席、塞內加爾總統薩勒在峰會開幕式現場發言。新華社發(歐盟供圖)
落實是關鍵
發達國家對非援助長期存在“口惠而實不至”的問題。峰會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2017年第五屆歐盟-非盟峰會上,歐盟曾推出一項“對外投資計劃”,希望在2020年前籌集440億歐元幫助非洲國家促進青年就業,但最終沒有兌現。歐方如何能夠保證此次150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得到落實?
對此,馮德萊恩、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均只給出模糊答案,稱這次制定了監督落實機制,須定期報告計劃執行進度。但三人均未說明1500億歐元的資金來源和支持的具體項目。
對于這次峰會的成果,肯尼亞國際關系問題學者卡文斯·阿德希爾認為,鑒于非洲目前在醫療衛生方面需要大量投資,歐盟的投資計劃意義重大。然而,就像歐盟過去對非洲的大多數承諾一樣,真正的考驗在于執行。目前尚不清楚該計劃將支持哪些具體項目,有哪些受惠國,實際完成的時間也不清楚。
阿德希爾說,非洲人民渴望發展,而不希望進行帶有脅迫性質和附加條件的空談。從往屆峰會歐方承諾的實際履行情況來看,沒有什么能讓非洲國家相信歐盟已準備好建立基于平等、利益互惠和成果可持續的新伙伴關系框架。
南非國際事務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庫布斯·范·斯塔登也認為,歐盟“全球門戶”計劃的主要挑戰在于落實,歐盟再多關于“共同價值觀”的豪言壯語都不如實現一個其所描述的項目。(參與記者:李驥志、康逸、黎華玲、王子正、呂天然、楊臻、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