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下午,在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棬坪村二組村民游萬均的院壩里,村紀檢委員平剛正和駐村工作隊一起了解他的低保補助金到賬情況。
翻開平剛的工作臺賬,上面寫滿了這段時間走訪收集村民的意見建議、未完成的監督事項、該銷賬的工作任務等內容。用他妻子黃祖秋的話說,這個本本“是他的‘傳家寶’,一般人‘動不得’。”
加班完善當天工作臺賬成了平剛的習慣
為更好的強化對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后的監督制約,筠連縣結合實際,建立對村(社區)干部的藍黃紅“三色”廉政風險管理機制,推動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賦能現代化基層治理。
在全縣172個村(社區)選優配強“熟財務、曉民情”的村級紀檢委員,12個鄉(鎮)紀委結合實際,每月為各村(社區)“量身定做”監督主題,派發簡便易行、務實管用的監督任務清單,村(社區)紀檢委員則按照“派單監督——照單驗收——制單反饋”工作模式精準監督。同時,根據各村重點項目推進情況和風險高低,為村(社區)干部制定藍黃紅“三色”廉政管理模式:坐班值班制度執行、村級事務應知應會實行藍色跟蹤;“三務公開”“三會一課”制度落實實行黃色跟進;而民生領域的低保救助、救災救濟等內容則實行紅色風險管理。
根據各村重點項目,制定藍黃紅“三色”廉政管理模式
據介紹,今年以來,全縣村(社區)紀檢委員共走訪群眾1.9萬余人,開展監督檢查305次,抽查資料124余卷、財務賬簿100余冊,收集意見建議401條。
“以前還真不知道如何開展監督,現在手里有了‘方向盤’,讓我工作起來更有方向、更有目標,也更有底氣,村里一年比一年發展得好,群眾也更加滿意。”平剛說。
平剛所在的棬坪村有農戶1221戶5060人,全村以種養業為主,村內有生態茶園8000余畝,養殖大戶62戶。此前,村集體經濟基本沒有什么收入,今年年初,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棬坪村兩委班子多次組織村民代表大會研究討論共謀發展事宜。為群策群力,平剛在深入走訪群眾,征求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向兩委提出充分利用村本土人才組建建筑工程服務隊和建筑工程公司的建議得到兩委成員的支持和村民代表大會的認可,成立了棬坪村創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截至目前,村集體創收7.6萬元。在實施村組道斷頭路修建時,平剛又督促村兩委公開報名、比選、改變了過去由熟人承包施工的狀況,將村內的大小事真正的“晾曬”出來。
平剛走村入戶征求群眾意見
“要是在過去,我就是‘一支筆’‘一把抓’,村里要買個2000元以內的東西,我一句話、簽個字就行,現在完全不得行了,平委員隨時都盯起得,從經辦到審批,得有4個人簽字才行,如果價格高一點或者程序有規定的,還必須要經過鎮上包村領導和主要領導審核才可以,什么都是陽光透明的。”棬坪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劉成華說。
針對群眾普遍關心、高度關注的事項,平剛還通過小組長半年述職、群眾“點對點”質詢、“陽光面對面評議”院壩會等方式,多維度,立體化加強微權力的監督。“我就是群眾身邊的‘紀委’,這個‘探頭’我要一直亮著,讓大家有更多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平剛說。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