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指出“我國中小企業有靈氣、有活力,善于迎難而上、自強不息”。當前,中小企業是數量最大的企業群體,也是解決就業的主要力量,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更是中小企業群體的領頭羊。近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布2022年重慶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冶建工集團鋼構公司(以下簡稱“鋼構公司”)成功入選,成為重慶市現有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之一。
(中冶建工鋼構基地)
“五位一體”促發展
白色的廠房里,機器轟鳴。走進鋼構公司鋼結構構件生產車間,映入眼簾的就是兩百余臺整齊的鋼結構加工設備和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工人師傅們,有的與行車上的“空姐”共同協作,指揮著構件吊裝;有的在層層疊疊的鋼材之間穿梭,如履平地,計算著鋼材下料排版;有的正對著一塊塊鋼板,用巧手將它們拼接起來……讓他們共同為之辛苦付出的,正是鋼構公司重點在建項目鋼結構構件。這些鋼構件,在這里經歷鋼材下料、組裝、焊接、涂裝之后華麗變身,運送到全國各地及海外,成為各大展場館、橋梁、廠房、超高層建筑的“頂梁柱”。
鋼構公司是分、子公司并體運行的核心專業公司,致力于中、高端鋼結構工程的設計、制造和安裝以及鋼結構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擅長特大型工業廠房、超高層、橋梁、住宅、軌道交通、醫藥化工鋼結構和壓力容器及非標設備的制造安裝,已成為國內少數集研發、設計、制作、安裝、檢測“五位一體”的大型鋼結構企業之一。中冶建工投資建成了國內一流的鋼結構加工基地,擁有6條240米機械化生產線,具備強大流動施工生產能力,可以為客戶提供中、高端鋼結構“五位一體”整體解決方案,具有較高專業化生產和協作配套能力,躋身中國建筑鋼結構行業30強企業。
鋼構公司具有國家鋼結構工程專業承包壹級資質、鋼結構制造特級資質等多項專業資質,具備中國工程建設焊接協會鋼結構焊工培訓及考試資格、重慶市安監局焊工安全技術培訓及考試資格等,通過了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三標管理體系認證,企業資信等級為AAA級。
科技創新強品牌
鋼構公司堅持“面向行業科技發展前沿、面向公司生產經營需求、面向新型能力打造、面向人才隊伍建設”的科技工作原則,促進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人才是第一資源。鋼構公司高度重視科研人才隊伍建設情況,持續加大科研人員投入力度。目前,科研人員占比多,水平高,公司具有各類中、高級技術人才150余人,一、二級注冊結構工程師2人,一、二級建造師81人,高級技師、技師67人,從事鋼結構設計的技術人員17人。
鋼構公司不斷加強科技成果投入力度,建立研發機構,現有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鋼結構技術中心、任相福冷作工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杜天均焊工市級首席技能大師工作室、焊工培訓檢測中心等5個科技研發平臺,協同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業態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開發新產品,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中冶建工國家級技能大師任相福向新員工講授鋼結構加工工藝)
鋼構公司以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為主要路徑,大力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打造獨特鋼結構品牌。公司技術保障生產經營的能力穩步提升。“2021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95%以上,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3.84%以上,近兩年營業收入平均增長率達到6.73%以上。”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鋼構公司依托項目為載體,不斷提升公司核心技術競爭力,榮獲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中國工程建設BIM應用大賽一等獎,擁有省部級工法12個,36項發明專利,137項實用新型專利,省部級及以上優秀QC成果30余項。
匠心獨運筑精品
在重慶國際馬戲城鋼結構工程中,鋼構公司在綜合考慮滿足工期要求和解決現場受限場地的情況下,采用馬道與屋架同步安裝的方法和“工廠預制片狀半成品+現場跨外單元拼裝+跨外單元吊裝、跨內散裝單元連接件”的施工組織模式,將屋架下掛馬道的制作、拼裝、安裝三道工序平行組織,各道工序內流水作業,總結形成《裝配式鋼結構弧形多層馬道快速施工工法》,節約費用29萬余元。該工法被評定為重慶市市級工法,并且在重慶融創山城印象-文化旅游體驗區一期項目渝秀秀場鋼結構工程中得以再次運用,節約費用23萬余元。
(中冶建工承建重慶國際馬戲城項目)
鋼構公司承建的忠州大劇場及附屬設施EPC項目榮獲“國家優質工程獎”、重慶市“巴渝杯優質工程獎”;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體育中心鋼結構工程、重慶交通大學雙福校區西科所鋼結構工程、重慶際華目的地5#體育中心鋼結構工程、云南香格里拉白塔鋼結構工程、內蒙古牙克石體育場體育館鋼結構工程等,十一次問鼎建筑鋼結構專業工程施工質量領域最高獎項——“中國鋼結構金獎”。
鋼構公司堅持聚焦主業,緊跟國家戰略步伐,以“用心鑄造世界”的態度創造鋼結構精品工程,向社會詮釋“中冶建工鋼構”質量標準、技術含量、品牌價值,不斷提升“中冶建工鋼構”品牌影響力。(中冶建工:李濤 付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