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9月17日電(記者向志強、盧羨婷、林凡詩)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9月16日至19日在廣西南寧舉辦,高層論壇、商品展示、合作洽談等活動紅火熱鬧。
今年是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10年來,中國-東盟合作發生了哪些新變化?讓我們從一顆榴蓮、一輛車和一部劇說開來……
一顆榴蓮:貿易合作之路越走越寬
“今年的榴蓮價格可能是近5年來最低的”“多國榴蓮進入中國市場”……如果你是一個“榴蓮控”,一定會對這些消息深有感觸。
9月14日,“貓山戀”品牌發布暨榴蓮旗艦店開業現場。(廣西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供圖)
10年前,作為“水果之王”的榴蓮,在國內不僅價格“高高在上”,品種比較單一,新鮮度也并不令人滿意。
近年來,更多來自東盟國家的榴蓮進入中國市場。在品種增加、價格降低的同時,物流的速度也更快了。今年6月初,裝有約500噸新鮮泰國榴蓮的中老泰冷鏈直達跨境測試班列抵達重慶。相比傳統運輸方式,這批榴蓮運輸僅用了4天,節省約6天時間。
榴蓮供給更加豐富,源于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深入推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深入實施。關稅減免、原產地累積規則等政策,帶動貿易的持續活躍與繁榮。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一批互聯互通項目的實施,加之跨境電商的興起,中國-東盟物流運輸網絡持續“提速”,為雙邊經貿往來提供助力。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東盟雙方貿易額9753億美元,同比增長11.2%,是2013年4436億美元的2倍多。
一輛車:投資和產業合作信心強勁
在2022年舉行的二十國集團巴厘島峰會上,一款“萌萌噠”的五菱新能源汽車作為官方指定用車,吸睛無數。這款新能源汽車因體型小巧,被親切地稱為“寶寶巴士”,在印度尼西亞廣受歡迎。它既屬于中國的上汽通用五菱,又是印尼本土的“特產”。
從此前“漂洋過海”出口銷售到在境外設廠生產,上汽通用五菱的海外拓展是中國與東盟國家不斷深化投資和產能合作的生動縮影。
這是2022年11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G20峰會主會場拍攝的五菱新能源車。新華社記者 徐欽 攝
位于中國廣西的中馬欽州產業園建成集毛燕進口、檢測、標準化加工、供應鏈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中國-東盟燕窩跨境產業鏈,而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聯合鋼鐵(大馬)集團公司則成為馬中關丹產業園區的重要標志性項目;在印尼養殖的對蝦經過清洗、剝殼、冷凍包裝等加工處理后,裝船運往中國福州,在這里被加工成Q彈的蝦滑……中馬、中印尼“兩國雙園”開辟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新模式,正成為各方投資的“聚寶盆”。
如今,更多企業選擇在中國和東盟國家跨境布局,促進資源優勢互補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構建起更具活力與高效的跨境產業鏈。總部在珠三角的三諾集團在中越邊境地區的中國憑祥和越南北寧分別建設一個產業園,兩個產業園之間僅有兩小時左右車程。公司董事長劉志雄說,跨境布局可以更好整合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當前中國與東盟產業合作的態勢,那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隨著數字經濟發展和“互聯網+”技術在產業領域的多場景應用,可以預見,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前景將更加廣闊。
一部劇:民心相通共贏美好未來
當柬埔寨語、印度尼西亞語等版本的《甄嬛傳》《山海情》等中國電視劇在東南亞熱播時,中國網民也被不少優質東南亞影視作品“圈粉”。
2022年9月6日,第四屆中國-東盟視聽周開幕式晚會現場。(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播電視局供圖)
在中國工作生活多年的泰國籍教師金雅麗認為,電影和電視劇的跨國傳播,有利于跨文化交流,增進對各方文化的理解。“很多中國人喜歡看泰劇《天生一對》,覺得泰國歷史文化很有特點。像《你好,陌生人》《初戀這件小事》這類的現代影視作品,深受年輕人喜愛。”金雅麗說。
人文交流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與東盟國家民心相通。如今,中國與東盟國家院校、企業和行業協會等共同開展人才培養、技術服務及文化交流……越來越多東盟國家學生到中國學習技術知識,中國與東盟區域人才高質量建設初顯成效。
在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來自老撾的王一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已經可以對照中文版《接發列車工作實務》進行接發車模擬操作了。“中老鐵路建成通車,老撾需要大量熟悉鐵路的技術人才,我在中國學習的鐵路知識和技術標準在老撾也適用,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王一說。
從水果貿易到投資合作再到人文交流,回顧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走過的10年,我們可以深切地體會到“命運與共”的涵義。站在新的起點上,一幅共建的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家園圖景正徐徐展開。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