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日,由巴西高等司法法院和中國政法大學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巴西法律研討會”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來自中巴兩國20余名法律界人士,聚焦“環境和人工智能法律問題”展開深入研討。中國駐巴西大使祝青橋、巴西高等司法法院首席大法官赫爾曼·本杰明等出席并致辭。
當地時間3月11日,巴西首都巴西利亞,首屆中國—巴西法律研討會現場
當天,自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等7所中國高校的9位法學專家,與巴西11所頂級法學院校的12位法學專家,分別就“中國法律體系”和“巴西憲法制度的基本結構”進行了闡述,圍繞“環境法”“人工智能法”兩大主題進行了分組討論和交流。
祝青橋在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表示,中巴在落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巴西發展戰略對接過程中,既要注重推進基礎設施“硬聯通”,加強金融、生產鏈、綠色轉型、科技創新等領域務實合作,也要提升政策、規則、標準和機制“軟聯通”。中方愿同巴方加強兩國司法法律界對話交流,以及在中拉論壇、金磚國家和聯合國等多邊框架下加強法治交流合作,共同提升全球南方在法治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為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貢獻法律智慧。
赫爾曼·本杰明受訪表示,巴西與中國的貿易往來非常密切,中國是巴西最大的貿易伙伴,但巴中在法律層面的對話還有待加強。
巴西南里奧格朗德州聯邦大學法學院前院長克勞迪亞·利馬女士表示,中巴之間加強在法律層面的合作與交流,不僅有助于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也有助于推動全球多邊主義合作。
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時建中表示,舉辦法律研討會,對于兩國法學、法律的交流,對于保障雙方經濟的合作和開放,甚至包括共建“一帶一路”和分享國家治理經驗,都深具價值和意義。
主辦方表示,此次研討會是中巴雙方強化高校法學學科合作交流的良好開端,今后還將延展至中巴法律實務界、中巴法律人才培養合作等領域的學術交流和探討。第二屆“中巴法律研討會”將于2026年在中國政法大學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