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連云港港廟嶺作業區,一艘滿載新能源汽車的滾裝船緩緩駛離港口,前往巴西維多利亞港。在碼頭旁,全球最大規模的AGV智能車庫正以每秒3米的效率轉運車輛,數字化調度大屏上實時跳動著數據:“2024年連云港滾裝出口車輛突破35萬臺,同比增長18%?!边@一幕,正是連云港—徐州—淮安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三年行動所交出的生動答卷。
樞紐耦合聚變:從“江海動脈”到“全球樞紐”
站在徐州淮海國際陸港供應鏈服務中心的數字化大屏前,跳動的數據流勾勒出一幅生動的物流圖景:中歐班列如鋼鐵駝隊穿越亞歐大陸橋,海鐵聯運班列載著“徐州制造”駛向四大海港,連云港碼頭上的橋吊正將印有“XZ”代碼的集裝箱裝上遠洋貨輪。這面被譽為“數字絲路之眼”的大屏,見證了徐州這個內陸城市如何蝶變為國際物流樞紐。
一次次貨運首發,聚力強鏈補鏈延鏈。2021年11月,首開徐州至連云港海鐵聯運;2022年3月,首發徐州至連云港海鐵聯運“鐵路箱下水”新模式;2022年10月,首發徐州至連云港海鐵聯運直達班列;2023年9月,首發徐州連云港海鐵聯運+抵港直裝新模式,徐連海鐵聯運業務,至2024年年底發運量接近2萬標箱。
81列直達班列如同鋼鐵動脈貫通東西,連云港線路、寧波港線路、青島港線路、上海港線路四條“黃金通道”托舉起徐州制造的出海夢想。更令人矚目的是,“徐連混編”“甬徐快線”等創新模式的落地,使運輸效率提升30%以上,每個集裝箱物流成本降低近千元。
在連云港新東方國際貨柜碼頭,一場“鋼鐵魔術”正在上演:徐州生產的200臺新能源汽車像變形金剛般精準嵌入集裝箱,搭乘“中遠海運繁榮”輪駛向肯尼亞蒙巴薩港。這是蘇北地區首次實現新能源整車集裝箱出口,標志著“徐貨連走”模式實現歷史性突破?!斑^去汽車出口要走陸運到沿海,現在家門口就能‘坐火車換輪船’,運輸周期縮短5天?!毙旃ぜ瘓F物流負責人興奮地說。
數字化變革讓傳統物流煥發新生機。陸港數字化服務平臺自10月試運行以來,已整合237家物流企業、58條國際線路數據,通過智能算法每天優化上千個集裝箱的運輸路徑?!熬拖窠o物流系統裝上智慧大腦,現在貨主掃碼下單,系統自動匹配最優方案,通關時間壓縮40%?!逼脚_技術總監指著實時跳動的全球物流熱力圖介紹。
三城聯動正在重塑區域經濟版圖。徐州港“北煤南運”年吞吐量突破2800萬噸,連云港汽車滾裝出口量穩居全國前三,淮安內河港崛起為百億級物流產業園。
通過9個政府協作機制和22個企業聯盟,三市建成5個內陸港區,連云港15萬噸級泊位成為中西部省份最近的“出??凇?。正如正在裝船的哈薩克斯坦小麥專列所昭示,這條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已讓徐州的“國際朋友圈”擴展到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站在京杭大運河與隴海鐵路交匯處,轟鳴的貨輪與奔馳的列車合奏著新時代的“江河交響”。隨著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工程的深入推進,這個橫跨江海河鐵的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體系,正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支點。正如陸港工作人員所說:“我們送出去的是‘徐州制造’,帶回來的是全球機遇。”
運輸結構煥新:從“車輪滾滾”到“鐵龍奔騰”
在淮安新港二期碼頭,20個裝載純堿的集裝箱正被吊裝至內河船舶?!耙郧凹儔A用散貨車運輸,裝卸粉塵大、損耗多,現在‘散改集’實現全機械化作業,每年節省成本150萬元?!睂嵚摶ぃńK)有限公司物流總監指著智能化輸送帶說。這樣的變革源于補鏈強鏈的深度推進——2024年連徐淮樞紐完成糧食“散改集”62.9萬噸,占糧食總運量的65.17%,帶動內河集裝箱運輸量達91.93萬標箱。
數據揭示了結構優化的成效:組合樞紐全年完成鐵路貨運量7208萬噸、水路貨運量1.72億噸,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比例超81%。在徐州順堤河作業區,長達3公里的鐵路專用線直通碼頭前沿,工人們正在裝卸發往長三角的煤炭?!巴ㄟ^鐵水聯運,每噸煤運輸成本降低15元,今年向長三角輸送煤炭2957萬噸,足夠上海全市用煤兩個月。”徐州港務集團負責人介紹。
運輸網絡的“毛細血管”也在延伸。鹽城—淮安—周口海河聯運航線上,裝載建筑材料的船舶絡繹不絕;宿遷—徐州—青島港際班列讓蘇北家具“乘著火車出海”;淮安至上海、寧波的海鐵聯運“天天班”,運輸時效提升50%,全年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超億元。
綠色革命加速:從“黑色運輸”到“零碳樞紐”
連云港徐圩港區,全球最大馬力純電動拖輪“云港電拖二號”正牽引30萬噸油輪靠泊。船長老李摸著操作臺笑道:“這家伙充滿電只需2小時,作業零排放,每年比柴油拖輪省下23萬元?!辈贿h處,6.1兆瓦分布式光伏板在倉庫屋頂熠熠生輝,年發電量達520萬度,滿足港區10%的用電需求。
綠色轉型數據亮眼:2024年連徐淮樞紐通過“公轉水”“公轉鐵”減少碳排放超百萬噸,相當于再造5.6萬公頃森林。在淮安黃碼港,裝載冷凍食品的冷鏈集裝箱通過“商丘—淮安—??凇倍嗍铰撨\通道南下,貨主算得明白:“全程溫控不斷鏈,每箱運費比公路低2000元,碳排放減少75%。”
更深刻的變革發生在體制機制。中哈物流基地數字化調度中心,工作人員輕點鼠標即可實現集裝箱智能調配,作業效率提升30%;徐州港智慧港口系統自動識別船舶吃水,年節約鐵路延時費50萬元;連云港“E港通”平臺聯通2500家企業,報關時間壓縮40%……“現在貨船過閘就像‘刷手機’。”船民王師傅展示“船訊通”App,“智能排檔系統讓等待時間從3天縮至6小時?!?/p>
產業耦合蝶變:從“交通走廊”到“經濟走廊”
站在淮安中天鋼鐵精品鋼簾線項目工地,總經理指著運河畔的碼頭說:“原料從連云港經水路直達廠區,每噸運費節省12元,年降本超億元?!边@樣的產運聯動案例在連徐淮已成常態:連云港石化基地80%的原料產品實現港區互供;徐州工程機械通過新辟“海鐵聯運通道”加速出海;淮安食品產業園依托黃碼港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2024年,組合樞紐經濟產值突破2950億元,帶動就業43萬人。在徐州東方物流集團,董事長展示著智慧物流大屏:“我們從煤炭運輸拓展到供應鏈金融,實現營收增長9.1%,服務客戶超200家?!倍B云港徐圩新區更上演著“磁場效應”——盛虹石化、衛星化學等39個重大項目集聚,形成5000億級石化產業集群,用港區負責人的話說:“這里每寸岸線都在創造GDP。”
國際通道擴容:從“陸海交匯”到“全球織網”
“過去中亞貨物走海運要繞行60天,現在通過‘連云港—阿拉木圖’鐵水聯運專列,20天就能抵達!”在徐州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負責人指著電子地圖上縱橫交錯的線路介紹。2024年,這條新開通的跨境多式聯運通道,讓徐州某工程機械企業出口中亞的運輸成本降低30%,僅徐工集團全年就通過國際班列發送貨物1274標箱,節約成本超千萬元。
數字見證了樞紐能級的躍升:2024年連徐淮組合樞紐新開通7條國際航線,中歐(亞)班列開行量達1340列,拉動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進出口總額突破1965億元,同比增長42.6%。在連云港中哈物流基地,橙黃色的龍門吊正在裝卸發往烏茲別克斯坦的日用品集裝箱,場站負責人算了一筆賬:“通過‘鐵路箱下水’模式,每個集裝箱減少倒箱成本2000元,382標箱貨物享受到了這項紅利。”
更令人振奮的是跨里海通道建設。2024年12月,首列“連云港—巴庫”班列載著光伏組件穿越里海,貨主江蘇某新能源企業負責人感慨:“這條線路比傳統路徑縮短7天,為我們搶占高加索市場贏得先機?!蹦壳?,連徐淮樞紐已構建起東南西北四向通達的班列體系,陸海聯運通道兩端產業的“需求鏈”正加速銜接。
夜幕降臨,連云港國際汽車綠色智能物流中心的AGV機器人仍在穿梭作業,這些“鋼鐵螞蟻”托起的是“一帶一路”交匯點的雄心。正如交通運輸部專家在績效評價時所言:“連徐淮樞紐的實踐,正在改寫中國綜合貨運樞紐的發展范式?!碑斊崖暸c數據流共鳴,一幅“流量”變“留量”、“樞紐”變“樞紐經濟”的壯美畫卷,正在江淮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