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前: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2021年已經畫上了句號。如果說2020年對全球汽車市場影響最大的“黑天鵝”是新冠肺炎疫情的話,那么2021年除了疫情還要加上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這些不穩定因素減緩了全球車市復蘇的勢頭,也讓汽車行業充滿焦慮。不過,“新四化”轉型加速,也給汽車廠商帶來突圍的機遇和希望。
2021年,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中國汽車產銷實現同比增長,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3年下滑的局面。在國際市場,汽車供應端和需求端的矛盾異常突出。由于芯片供應短缺嚴重影響到市場復蘇,美國、日本汽車銷量小幅下滑,印度、巴西等國小幅上漲,歐洲主要國家則基本與上年持平,唯有德國大幅下滑。從整體來看,“金磚國家”汽車市場表現要好一些,尤其是中國成為引領全球車市復蘇的中堅力量。雖然2022年疫情、缺芯等因素仍將困擾全球汽車業,但隨著供需矛盾逐漸緩和,全球車市有望繼續回暖。
美國
新車售價飆升 豐田首奪銷冠
美國GoodCarBadCar汽車銷售跟蹤網站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乘用車新車銷量為1498萬輛,同比下滑1.9%。通常來說,12月是美國汽車市場一年中的銷售旺季,但受芯片短缺等影響,美國新車庫存嚴重不足,當月絕大多數車企銷量都出現大幅下跌。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2021年的美國車市,那就是“供不應求”。美國消費者購車需求居高不下,但車企受芯片短缺和供應鏈中斷的影響,不得不削減產量。這樣一來,新車成交價被不斷推高。美國汽車雜志《凱利藍皮書》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受豪華車銷售強勁影響,美國新車平均交易價格達到創紀錄的47077美元,同比增長14%(5742美元),環比增長1.7%(808美元)。
對此,美國考克斯汽車咨詢公司分析師凱拉·雷諾茲表示:“12月通常是豪華車銷售最好的月份,2021年也沿襲了這一趨勢,這也使得新車整體平均交易價格再創新高?!笔聦嵣希鶕秳P利藍皮書》的統計,2021年7~12月,美國消費者每個月支付的新車平均價格均高于廠商建議零售價。當前,美國新車庫存水平依然緊張,預計經銷商會繼續將價格維持在廠商建議零售價基礎以上。
除了價格飆升,2021年美國車市最大的新聞是通用汽車失去美國市場的銷量冠軍頭銜,取而代之的是豐田。這是自1931年以來通用首次未能成為美國市場銷冠,同時也是非本土車企第一次在美國登上榜首,亦是豐田首次獲得這一位置。根據這兩家公司公布的官方數據,2021年豐田在美國的輕型車銷量為233.2萬輛,同比增長10.4%;通用汽車同比下跌13.1%,至220.3萬輛。
之所以會這樣,主要是因為豐田的供應鏈管理相對較好,而通用受缺芯打擊更大,工廠一度大幅減產,且此前暢銷的電動車型雪佛蘭Bolt因電池起火隱患而召回暫停銷售,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銷量。不過,通用北美總裁史蒂夫·卡萊爾表示,隨著美國經濟復蘇以及芯片供應逐漸改善,2022年通用汽車在美國的銷量和市場份額都將會有所增加。
巴西
通脹率創6年新高 生產恢復快于消費
作為拉美最大的經濟體,巴西汽車業一直備受關注。巴西汽車經銷商聯合會(Fenabrave)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該國新車銷量為211.96萬輛,同比增長3%,但遠低于該機構2021年年初同比增長16%的預測。具體來看,銷量增長主要由卡車和輕型商用車帶動,乘用車銷量則小幅下跌。銷量實現正增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因為上一年基數較低。受疫情影響,2020年巴西新車銷量暴跌26.16%,是自2016年以來首次下滑。
疫情暴發以來,不少汽車工廠減產或停產、原材料價格高企、芯片及電子產品供不應求等對汽車業造成了不小的打擊。燃料、能源和食品價格也不斷上漲,巴西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通脹率為10.06%,創2015年以來新高。通貨膨脹再加上疫情導致收入下降,直接對民眾的購買力造成沖擊,汽車等大宗產品的消費受到擠壓。
相對而言,生產方面情況要好一些。目前,巴西汽車制造業逐漸擺脫疫情的影響,呈現復蘇態勢。巴西汽車制造商協會(Anfavea)的數據顯示,2021年巴西汽車產量為224.8萬輛,同比增長11.6%。其中,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產量為207萬輛,同比增長8.7%;卡車產量為15.9萬輛,同比增長74.6%;大客車產量為1.9萬輛,同比增長2.6%。另外,巴西汽車出口呈現良好態勢。2021年巴西汽車出口量為37.63萬輛,同比增長16%。
Anfavea總裁路易斯·莫拉斯表示,2021年以來,巴西汽車制造領域逐漸擺脫疫情影響,全面推進復工復產,推動了巴西汽車制造業走向復蘇。該國汽車出口市場也逐步恢復,預計2022年巴西汽車產量將達到246萬輛,增長9.4%。
巴西是拉美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實力居南美洲首位,汽車市場潛力較大。但近年來巴西經濟增長乏力,該國車市一直萎靡不振。對于巴西市場,有的車企選擇收縮或撤退,有的則選擇更進一步。2021年年初,福特宣布關閉巴西全部工廠,停止在當地生產汽車。同年8月,長城汽車與梅賽德斯-奔馳簽署協議,收購后者位于巴西的伊拉塞馬波利斯工廠。
歐洲
缺芯影響復蘇 市場整體疲軟
由于芯片供應短缺疊加疫情反復,2021年歐洲最大汽車市場——德國的新車銷量下滑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德國機動車管理局(KBA)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德國新車銷量為262萬輛,比原本已經很糟糕的2020年又下降了10%。其中,12月單月銷量同比大跌27%,連續6個月銷量下滑?!?021年德國車市的表現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德國汽車進口商聯合會(VDIK)總裁萊茵哈德·希爾佩爾說。
芯片供應不足是造成銷量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各大車企原本希望缺芯情況在2022年能逐漸得到緩解,但不少歐洲車企已經意識到,至少今年上半年芯片供應或將繼續緊張。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近日表示,2022年將繼續保留一個專門的工作組,負責解決任何有可能影響生產的供應瓶頸問題。也正是由于缺芯,2021年梅賽德斯-奔馳品牌全球銷量同比下降5%,至205.5萬輛,被同期售出221萬輛汽車的寶馬品牌奪走全球豪華車銷量冠軍寶座。
德國汽車銷量下降與整個歐洲疲軟的市場表現一致。另外,2021年英國新車銷量約為165萬輛,同比微增1%,但與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下滑近三成?!皩τ谟嚇I來說,2021年又是令人失望的一年,疫情繼續給市場復蘇蒙上陰影,車企仍疲于應對大量挑戰。更重要的是,全球半導體短缺嚴重影響了汽車供應?!庇囍圃焐虆f會(SMMT)首席執行官邁克·霍斯說。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也是如此。法國2021年新車銷量為166萬輛,同比微增0.5%,但較2019年下滑25.5%,繼續保持歷史低位;意大利提升5.5%,至145.7萬輛,但與2019年相比仍下滑23%;西班牙為86萬輛,同比微增1%,但較2019年下滑32%。Dataforce市場研究機構預測,2022年意大利銷量將達到155萬輛,較2021年增長6%,但依然比2019年低20%。
與中國市場一樣,電動汽車也是歐洲車市的一大亮點。其中,2021年德國電動汽車銷量同比大漲83%,突破35萬輛;英國電動汽車市場份額首次突破10%;意大利電動汽車銷量實現翻番。
印度
車市小幅增長 通脹陰霾籠罩
2021年,印度汽車市場受疫情和通脹高企的影響較大。實際上,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印度一直面臨通脹的壓力。由于通脹持續惡化,不久前印度甚至叫停了7種農產品期貨交易。居民消費信心由于物價上漲大受打擊,再加上由于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車企在印度紛紛提高售價,對消費端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印度汽車經銷商聯合會(FADA)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12月,印度乘用車銷量為24.5萬輛,同比下滑11%;商用車銷量為58847輛,同比增長13.7%。
“12月通常是銷售旺季,主機廠一般會提供較高的折扣來清理庫存。不過,這一次情況并非如此,以令人失望的銷量結束了不盡如人意的2021年。此前芯片短缺雖然沖擊車市,但訂單量較大,12月印度乘用車銷量卻出現下滑。目前,印度汽車供應緊張的局勢有所緩解,經銷商已經看到了一些改善的希望。”FADA主席文克西·古拉迪表示,“至于商用車領域,隨著政府繼續在基礎設施方面增加支出,尤其是道路基礎設施,再加上貨運價格上漲,以及上年同期基數較低,12月印度商用車市場以兩位數的正增長‘交卷’?!?/p>
鑒于FADA采用的財年制與自然年不同,記者將FADA公布的2021年1~12月的月銷量逐一相加,最終得出印度2021年全年乘用車銷量為275.6萬輛。深受疫情打擊的2020年,印度乘用車銷量為271.76萬輛,也就是說,2021年印度乘用銷量同比增長1.4%。
再看車企表現,瑪魯蒂鈴木、塔塔汽車、馬恒達、現代汽車、豐田、本田、起亞汽車等車企銷量排名靠前。以2021年12月為例,瑪魯蒂鈴木的銷量為12.6萬輛,塔塔為6.6萬輛,馬恒達為3.3萬輛,現代為3.2萬輛,豐田為1.1萬輛,本田和起亞接近0.8萬輛。值得注意的是,福特已經決定停止在印度生產汽車。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政府高官近日表示,多家外國車企表示有興趣收購福特位于該邦的工廠。
展望未來,FADA表示,印度第三波疫情來勢洶洶,多個地區再次宣布了限制措施,由于印度居民擔心相關醫療費用上漲,短期內對于買車可能會更加謹慎。
中國
產銷雙增出口漲 新能源車市亮眼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2018年以來連續3年下降的局面。
數據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由于上年同期基數較低,汽車市場呈現快速增長;第二季度增速有所回落;第三季度受芯片供給不足影響最大,出現較大幅度下降;第四季度明顯恢復,好于預期,確保了全年穩中有增的良好發展態勢。中汽協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市場或將繼續保持增長,產銷量或將達到2750萬輛,同比增長5%。
具體來看,2021年,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2140.8萬輛和2148.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1%和6.5%。其中,中國品牌乘用車銷量達到954.3萬輛,市場份額為44.43%,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中汽協輪值會長、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表示,過去幾年,中國品牌取得了長足進步,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方面快速推進。未來,中國品牌還需要在戰略、產品和品牌方面繼續突破。
相對而言,商用車市場表現不佳,2021年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67.4萬輛和479.3萬輛,同比分別下降10.7%和6.6%。中汽協表示,這主要是重型柴油車國六排放法規切換導致的需求波動,而“藍牌輕卡”政策預期帶來的消費觀望、房地產開發行業較冷等因素也加劇了商用車市場下行的壓力。
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直中國車市的亮點之一,2021年產銷分別完成354.5萬輛和352.1萬輛,同比均增長1.6倍,市場占有率達到13.4%。其中,2021年12月的市場占有率接近20%。與此同時,新能源汽車也是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推動力。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為201.5萬輛,同比增長1倍,其中新能源汽車出口31萬輛,同比增長3倍。對此,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過200萬輛,打破了多年來一直徘徊在100萬輛左右的局面,中國汽車全球化發展邁入了新階段。
日本
銷量創10年新低 電動車滲透率低
根據日本汽車經銷商協會(JADA)和日本全國輕型汽車協會聯合會的統計,2021年日本新車銷量為444.8萬輛,同比下滑3.3%,創下2011年日本大地震后10年來最低水平。其中,登記普通汽車牌照的新車銷量為279.6萬輛,同比下滑2.9%;微型車銷量為165.2萬輛,同比下滑3.8%。
事實上,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疫情影響,自2018年以來,日本整體新車銷量一直呈現下跌趨勢,2018年~2021年的銷量依次為:527萬輛、519.5萬輛、460萬輛、444.8萬輛。
2021年日本新車銷量下滑,一定程度上是由芯片短缺,以及東南亞疫情反彈導致零部件采購停滯造成的。從月銷量來看,2021年1~6月,日本新車月銷量一直同比增長,而7~12月均為同比下滑,尤其是9月和10月,降幅均超過三成。這主要是因為第三季度東南亞疫情尤為嚴重,部分地區采取了封鎖措施,導致日本車企的零部件采購一度出現停滯現象,當地汽車工廠也曾一度關閉。
雖然2021年11月和12月日本汽車銷量降幅收窄,但鑒于奧密克戎變異毒株傳播速度較快,日本汽車行業能否在2022年實現反彈依然有待觀察。JADA表示,讓他們擔心的不僅僅是供應鏈問題,還有油價上漲的問題,這可能會導致消費者推遲購車。
再看進口車市場的表現,日本汽車進口協會(JAIA)日前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日本外國品牌進口車銷量接近26萬輛,同比增長1.4%。其中,售價1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5萬元)以上的外國品牌豪華乘用車銷量為27928輛,同比增長23%。在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無法出境旅行的富裕人群購車意愿高漲。另外,2021年日本進口電動汽車銷量為8610輛,高于2020年的3238輛。
相比其他主要汽車市場,目前,電動汽車在日本的滲透率非常低。不過,日本政府在2021年提出了“到2035年,銷售的新車100%為電動化車輛”的目標,并通過了2050年碳中和法案,為此加大了電動汽車扶持力度,預計2022年日本電動汽車滲透率會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