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成功舉辦。下午,“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與人才培養”分論壇暨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創新中心年會召開,該論壇由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承辦,聚焦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話題,匯聚政產學研各界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新格局背景下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困境及突破路徑。來自職院院校、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等單位的1500余名代表在線參會。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教育部原副部長魯昕為論壇致辭,她從頂層設計、基礎設施、平臺體系、技術融合、行業應用、市場規模、產業生態等八個方面梳理了工業互聯網最新進展,并指出我國工業互聯網領域存在人才缺口大、專業崗位匹配度低、培養體系不系統等八大問題,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呼喚教育改革。
魯昕指出,教育部為解決人才需求問題,已針對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教育采取了系列舉措,其中職業教育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工作緊跟科技進步、對接市場需求,新增與升級改造了一批工業互聯網相關專業,新專業目錄將使職業教育與新發展格局適配度提高60%—70%。
魯昕認為,為進一步滿足工業互聯網人才需求,應通過“三個切入”重塑“三教”,即教師改革從數字化能力切入,教材改革從工業APP切入,教法改革從應用場景切入,提升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質量。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副會長、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徐曉蘭作《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報告。報告分為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我國制造業企業發展問題、工業互聯網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等三個部分,系統梳理我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現狀,深入解讀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價值。徐曉蘭指出,全球制造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度重構,工業互聯網為重塑我國產業基礎能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時代·新技術·新人才
在“新時代·新技術·新人才”議題中,多位專家從產業人才發展方向提出專業建議。
清華大學長聘教授、學位辦公室主任陳巍作題為《后5G時代的無線通信技術》的主題報告。陳巍指出,2020年到2030年將是5G占有通信市場的一個重要過程。通信企業還需要不斷創新,通過優化產品的個體差異來獲得行業利潤,以此吸引到更加優秀的青年來關注學習通信領域。
騰訊教育副總裁、騰訊課堂總經理鄭潔作《職業教育專業升級與數字化改造》主題報告。鄭潔認為,線下線上的雙線互通、深度融合將成為職業教育重要趨勢。在職業教育數字化發展的大趨勢下,學員、教育機構、院校、企業將進一步無縫銜接,騰訊課堂將擔負起終身教育的數字化“立交橋”角色,連接上下游的各個端口,使職業教育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新需求,真正暢通無阻、高效地向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
廣州市工貿技師學院信息服務產業系教師、第一屆全國技能大賽金牌獲獎教師黃新穎從大國工匠的角度進行了主題分享。他認為,弘揚工匠精神,不僅是科技本身的內在要求和技術革命的價值選擇,也是科技創新歷史經驗的總結和現實發展的需要。大國工匠是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要從精神熏陶、機制完善、環境營造等方面入手,使其成為全社會的主流價值追求,真正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產教融合助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在“產教融合助推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議題中,南京理工大學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副院長汪惠芬發表《產教融合共建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基地》主題演講;鄂東職業教育集團黨委書記、湖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劉海平,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校長盧坤建,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張慧青從職業教育的角度出發,聚焦產教融合,分享了自身的實踐經驗和思考建議。
會上,《工業互聯網設備數據采集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工業互聯網預測性維護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兩項“1+X” 職業技能等級標準進行了發布。此外,“2021年工業互聯網預測性維護技能大賽”、“2021年全國大學生工業互聯網知識競賽”宣布將于2月下旬啟動報名。
本次論壇邀請政產學研多方參與分享,詳細分析了工業互聯網人才供需現狀與人才培養困境,明確了深化產教融合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作用,為職業院校教育改革與工業互聯網專業建設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與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將持續開展深入合作,廣泛吸納專家建議,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支撐工業互聯網人才培養,助力我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