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湖北援疆教師在指導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學生。(資料圖片) |
“我們感謝湖北省開展的職教對口支援,因為有他們的助力和支持,學校發展才能不斷邁上新臺階,短時間內實現跨越發展目標?!痹谡劦铰毥虒谥гo學校發展帶來的影響時,新疆博爾塔拉職業技術學院校長周學偉這樣對記者說。更讓周學偉感到高興的是,湖北省在日前啟動的新一輪對口支援工作中,開啟“校幫院”對口支援新模式,在“精準”支援上大做文章。
對口支援帶動跨越發展
“沒有武漢船舶職院祝福老師的引領和幫助,我不可能成長這么快,特別感謝他。”博職院機電學院青年教師吳志遠說,短短3年他就成長為學院機電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師。
2018年8月,祝福作為支教教師,從湖北來到博職院工作,在這里他建起祝福電氣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把當地教師吸納為成員,引領和帶動青年教師們快速成長。
原本援疆一年半的祝福,在完成任務后因學院教師們的熱情挽留,他選擇繼續援疆。“除了教學之外,我把大量時間用在學院的專業建設、實訓室建設、項目申報和師資培訓上,盡全力幫助學院快速發展。”祝福說。
吳志遠的成長只是職教對口支援給博職院帶來巨大變化的一個縮影。2012年以來,湖北省對口支援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選派了一批職業院校教師對口支援博職院。
作為高職院校的一員,博職院很年輕,2010年由7所職業學校合并組建而成。“當時學校發展面臨多方面困難,特別是‘雙師型’師資比較短缺。”博職院黨委書記徐小林說,“湖北職教對口支援選派的教師緩解了我們師資不足的燃眉之急,他們把新理念、新方法帶到學校,傳幫帶本地教師,為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注入了新鮮血液?!?/p>
2012年以來,湖北省對博職院的援助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資金支援940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二是人力支援,選派教師279人次,通過傳幫帶引領當地教師不斷成長;三是聯合辦學,通過高職“1+2”“3+2”以及跨省單招等聯合辦學形式,幫助學校提升辦學水平和能力。
以“博州湖北職教園”為重點,鄂博共同建立了職教對口支援長效保障機制,創造了職教區域合作運行模式。由湖北省和博州兩地教育部門、湖北省承擔對口支持任務的高職院校、博職院共同組成的對口支援聯席會議長效機制,每年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破解發展難題。
2016年以來,湖北省教育廳協調湖北多所職業院校選派了8批121人次短期援博教師,實現每年在博職院支教的長短期援博教師穩定在30人左右。為切實提高專業教師教學水平,2016年至2020年間,博職院累計選派66名專業教師赴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等湖北高職院校參加“高職骨干教師、中職骨干教師、中職轉崗教師”培訓班進修學習。徐小林說,通過培訓,進一步提高了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
對口支援過程中,湖北和博州還創造了“3+2”中高職貫通模式。從2015年起,博職院連續3年與湖北省5所高職院校合作開展跨省區的8個專業“3+2”中高職貫通試點,聯合培養學生于2018年起按期升入湖北高職院校學習,3年共計634名學生實現“讀博州中職,上湖北高職”的目標。這一模式的成功試點,大大增強了博職院的吸引力。
發展新階段面臨新挑戰
“在湖北高職院校幫助下,學校發展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周學偉說,“結合博州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學校開設了護理、學前教育、電氣自動化等34個中高職專業,在校生人數從最初的千余人達到5500余人。”
一個個數字的背后,是湖北職教對口支援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博職院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
“隨著時代發展,對口支援時間延長,援助方式和機制也一直在變化?!蔽錆h職院援疆干部、博職院副校長陳其國說,“對口支援成績雖然不少,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這些不足一直是我們關注和努力破解的重點?!?/p>
“到目前,對口支援博職院,湖北省教育廳已經選派了8批教師。”湖北省教育廳援疆干部、博州教育局副局長吳險峰說,“以第八批為例,15位教師來自15所學校,好處是擴大了博職院與湖北學校交往交流范圍,但也存在不足,就是對口支援所涉及的學校比較分散,責任難以‘鎖定’,一些工作如何落實,可操作性較弱,對口支援效果難以實現最大化?!?/p>
吳險峰認為,一所學校派一位教師,主要任務還是授課和傳幫帶當地教師,那么在專業建設、學科發展等方面就會相對弱一些,難以形成“拳頭”產品。還有一點,就是對口支援教師來自不同學校,教育教學理念和方式方法存在差異,一旦任務結束換下一輪,新來的教師在理念和方法上又存在不同,在教學和管理上銜接起來就比較困難,而且延續性不足。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對口支援無法形成足夠強大的力量來支持博職院發展。
“這些方面,都會或多或少影響對口支援的效果和質量?!眳请U峰說,“同時,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博職院這些年的發展速度很快,無論是專業建設,還是學科發展,以及人才培養,都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個時候再像過去那樣開展對口支援工作,顯然已經無法適應學校當下和未來發展的需要了?!?/p>
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湖北省教育廳與博州相關部門和學校進行了深入探討及協商,決定改變過去的對口支援模式,采用新辦法,提高針對性,增強有效性,深化對口支援工作,開啟新的職教對口支援模式,努力在“精準”對口支援上做文章。
實施精準對口支援模式
“對口支援博職院,既是任務,更是責任和使命?!眳请U峰說,“如果把對口支援僅僅當作任務,那肯定做不到多好,只有當作自己肩上的責任和使命,才會想辦法把工作進行深化,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破解遇到的難題。”
根據博職院的發展需求,以及從針對性和有效性出發,湖北省教育廳決定改變過去相對分散的對口支援模式,從湖北省職業院校中的“雙高校”、示范校、骨干校、優質校中選擇9所高職院校,對口支援博職院的7個二級學院,實行“校幫院”一對一精準對口支援模式。
“之所以選擇這9所職業院校一對一或二對一對口支援博職院,是從學校辦學特色的匹配度考慮的。”吳險峰說,“用湖北這9所職業院校最強的專業對應博職院相同專業的二級學院,匹配度和針對性大大增強了,一舉改變了過去相對松散的對口支援模式?!?/p>
過去對口支援選派教師涉及的湖北省職業院校有近40所,如今在學校數量上做了“減法”,但在匹配度上則大大提升,在對口支援學校選擇上要求更高,真正做到了精準支援。吳險峰說,在此基礎上,湖北省教育廳還協調華中師范大學和湖北中醫藥大學與博職院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和衛生健康學院建立對口支援關系,進一步加大和增強對口支援力量。
“如果說,過去的職教對口支援是1.0版本,那么如今的‘校幫院’就是2.0版本了?!敝軐W偉說,“升級版的對口支援不僅更加精準,而且對口支援內涵也更加豐富,這樣的對口支援就像緊握的拳頭,打出去會形成沖擊力?!?/p>
記者在博職院采訪時看到,這里每個二級學院的門口都掛了一個湖北對口支援學院分院的牌子。“新的對口支援模式啟動后,對口支援學校就會把我們學校的二級學院當成他們自己的二級學院來辦。”周學偉說,“對口支援院校將派出人才到這里擔任院長和教研室負責人,同時根據教學和科研需要,常態化選派教師。這樣一來,支援院校的責任更加明確、任務更加細化了,針對性也更強了。有理由相信,新的對口支援模式定將帶領博職院邁上更高臺階?!?/p>
《中國城市報》社有限公司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Copyright ? 2015-2025 by www.yktax-z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