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報報道了18歲的古港鎮學子單手繪畫、努力追夢的故事后,社會各界解囊相助,兩天捐贈4萬元愛心款(8月20日06、07版和24日08版)。與此同時,大圍山鎮白沙村的4名困難學生也收到了一筆愛心款——大圍山鎮上坪村愛心人士廖尚亭通過志愿者給家鄉正在讀高中、大學的困難學生送去了12000元的愛心助學款。
相比這些幸運的學子,還有部分困難家庭的孩子正在為學費犯愁。當我們為親朋好友的孩子考上大學舉杯祝賀的時候,在我們身邊還有這樣一群孩子,他們家境困難、品學兼優、志存高遠,手捧著大學錄取通知書卻因為學費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們,離夢想只有一步之遙,又似乎可望而不可及。
對于困難學子來說,接受良好的教育,順利完成學業并實現就業,才能徹底改變命運、改善困難的家庭狀況。在這個關鍵時刻,伸出援手幫他們一把,也許就能改變他們的一生。更何況,讓品學兼優的困難學子圓大學夢,也是促進教育平等和社會公平的應有之義。
為解決困難學子的上學問題,多年來,各級政府一直在不懈努力。比如,在職業教育階段,對困難學生實行學費補貼;在高等教育階段,發放助學貸款、助學金等。這些措施為緩解困難學子的上學問題發揮了巨大作用。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目前社會上仍存在著不少學子因家庭困難而學費無著落的現象。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知識改變未來,中國夢是每個中國人的夢。讓困難學子圓上大學夢是重要的一環。只有每一代人的文化素質提高了,增強了文化軟實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更有希望。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愛心助學就像一道光芒,照亮了那些困難學子的求學路,溫暖著他們的心田。愛心不散場,幫助不停歇,讓每一個考上大學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學,需要我們大家將愛心進行到底,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要達到這個目標,就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形成合力,為困難學子提供更全面、更到位的服務,奉獻關愛之心、伸出援助之手,用實際行動傳遞愛心、釋放正能量。
涓涓細流匯成大海,點點星光點亮銀河。用愛心人士廖尚亭的話說,因為吃過貧困的苦,經歷過愛心資助,更懂得教育的重要性,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困難家庭的孩子,讓更多的人傳承安老扶幼、助學濟困的傳統美德。樸實的話語,簡單的心愿,用愛心點燃希望,用行動播撒溫暖的陽光,為孩子們的夢想插上翅膀。所有的善舉,只為讓那些十年寒窗苦讀的困難學子渴求知識的目光不再失望,也會為我們的社會增添一份和諧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