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拔“窮根”的關鍵之舉。成才一人,脫貧一家,致富一方,我省職業教育系統打好教育扶貧政策“組合拳”,積極實施精準扶貧,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多樣化人才保障,讓更多孩子成長為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拼出人生新天地。
資助政策點亮年輕人未來
游祝鋒是銅陵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2018級中式烹飪班的學生,即將畢業的他,手握好幾份用人單位遞過來的任職邀請。“真沒想到咱娃也能這樣出息!”游祝鋒父親,一個地地道道的莊稼漢,如是感嘆。因家庭經濟困難,游祝鋒一度輟學打工。國家的脫貧攻堅政策和中職生資助政策讓他重返校園,重新點亮了心中夢想。
歷經打工磨練,游祝鋒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渴望掌握更多知識和技能。去年,他的勤奮結出了一串“碩果”:參加2020年安徽省中職技能大賽中式面點項目比賽,榮獲二等獎;參加2020年第四屆“金徽廚”烹飪技能大賽,榮獲中式面點項目“特金獎”,并因理論成績突出,同時獲得“高級中式面點師”和“國家二級技師”證書。還沒畢業,他就成了職場“香餑餑”。
中職資助政策的實施,尤其是對建檔立卡學生的各種政策關懷,點亮了一大批像游祝鋒一樣莘莘學子的人生夢想,激勵他們用勤奮去創造美好未來。自2009年以來,全省像游祝鋒這樣享受中職資助免學費的學生達3088634人次,享受的資助和減免學費計735893.2萬元。
據省教育廳統計,2016年以來,全省共投入46.6億元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學生395萬人次,做到了應助盡助;累計安排貧困縣區學前教育項目資金、“全面改薄”資金、改善普通高中辦學條件中央專項資金、中職改善辦學條件資金69.6億元;為貧困地區招聘、培養、選派教師2.8萬名,培訓鄉村教師39.6萬人次,發放鄉村教師生活補助4.8億元。“十三五”以來,我省職業院校年均培養近45萬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不讓一個新生因經濟困難放棄入學
馬鞍山和縣充分發揮擁有國家級重點中職學校馬鞍山幼兒師范學校的資源優勢,創新實施“金飯碗”扶貧工程,面向貧困家庭學生定向培養鄉村幼兒教師,對貧困家庭子女實施定向培養,完成學業后以政府購買服務崗位的方式讓其進入幼兒園任教,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教育扶貧用知識的力量改變貧困現狀,幫助一大批寒門學子成為深受社會歡迎的技術技能型人才,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我省堅持將實施職業教育扶貧攻堅、促進區域職業教育協調發展列入全省年度教育工作要點,特別要求貧困縣、大別山連片貧困地區把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的重點放在中等職業教育,把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各地還采取激勵措施,擴大優質中職學校招生,確保殘疾考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如其所愿接受更好的中職教育,確保不讓一個新生因經濟困難而放棄入學。
“雙師型”隊伍建設是職教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的保障。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規定職業院校拿出不低于20%的編制數面向行業企業聘用技術技能型兼職教師,并由同級財政購買服務。各地還開辟技能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引進企業高技能人才到職業院校任教。中華技能大師楊杰、王忠才、孫五一等一大批德技雙優的“大國工匠”“江淮工匠”入職職業院校。截至目前,全省149所院校開展了省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19所職業院校入選國家級試點。
教育轉移支付項目資金持續向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傾斜。2016至2020年,全省累計下達中職改善辦學條件資金7.82億元,支持貧困地區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一縣一校”示范建設工程、區域職業教育融合發展工程、職教園區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職業教育扶貧富民能力提升工程等4大類工程共283個項目,有效調動了各地發展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和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為高質量發展培養更多能工巧匠
“抓金寨促全省”是省委省政府扶貧開發工作的決策部署。經過不懈努力,安徽金寨職業學校已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國家級現代學徒制試點中職學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職業院校學生管理50強”和“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成為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名副其實的排頭兵。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隨著各地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從江淮大地上的職業院校中走出來,創造美好生活。
不斷提升職業教育服務能力。2016年以來,全省職業院校面向農村轉移勞動力、新型職業農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殘疾人等貧困人口群體開展各類職業技能培訓累計逾65萬人次。2020年全省共有127所中職學校開設24個涉農專業,占中職學校總數的49.8%;共開設涉農專業點255個,占中職學校專業點總數的8.4%。2020年已圍繞安徽生產的各個領域布局3642個高職專業點,覆蓋全部專業大類。
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全省中職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6%以上,66.7%的畢業生服務本地區域經濟。我省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態勢總體平穩,近三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呈穩步上升趨勢,近兩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均穩定在90%以上,為安徽經濟GDP突破3萬億、增速達8.02%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