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班學生開展營業廳服務禮儀實訓
定向班學生進行中期考核
“當從一個高中同學那里得知有定向培養的政策時,我就想把握這個教育改變命運的機會。”近日,輸電專業2018級定向培養生呂思龍說道。
2018年以來,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主動作為,探索開展“教育+就業”扶貧,創造性地提出了政企校“3+3”育訓結合培養供電服務職工新思路,形成政企校“共招、共建、共育、共贏”合力育人格局。累計招收定向培養學生937名,供電服務定向生培養模式獲批為湖南省現代學徒制試點,相關經驗獲評中國電力教育協會2020年產教融合“十佳”案例。
定向招生,精準培育,關注學生發展全過程培養
“近年來招收的供電服務職工中,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的員工相比其他員工,具有‘三快三強’的特點。‘三快’是指員工適應新環境更快,工作上手更快,成長速度也更快;‘三強’是指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忠誠感和歸屬感都要強于其他員工。”來自長沙供電公司的企業代表如是說。
供電服務職工定向培養被納入湖南省政府部門教育扶貧工作,通過定向提前批方式單列招生計劃。依托產教融合企業辦學,實施屬地化招收定向生,在校3年定制化培養鄉鎮供電所農電工,實現精確人崗匹配;畢業后3年,將學徒制貫穿職前職后教育,持續關注學生職業發展。實現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四方共贏,即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子掌握一門技術,幫助經濟困難家庭解決子女教育和就業難題,為經濟困難地區培養了長久發展的人才,為供電企業提供了“會干活、留得住”的高素質技能人才。
校企合力,育訓結合,創新培養模式全方位育人
供電服務職工定向培養的一大特點是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四個雙元”人才培養模式。在培養責任上落實學院與用人單位“雙主體”,在培養課程上突出專業與崗位“雙面向”,在培養地點上明確課堂與生產一線“雙場所”,在培養效果上力求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雙認證”。
學院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訂單培養供電服務職工方案,“教師+現場專家”雙負責人制定課程標準,校企合作開發16本定向培養教材。針對全能型供電所業務開發56門微課,25個典型工作任務融入定向生培養課程。按照“工作現場怎么干,實訓場地怎么建”的原則,建設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3個,輸、配、變、供電以及帶電作業、反竊電等特色實訓場地共52個。
突出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學院堅持將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校園文化“四入”模式,將國家電網公司企業文化植入校園、納入課程、融入管理、載入活動。同時,組織師生到供電企業一線開展調研訪談,把普通電力員工的感人事跡,提煉為電力行業特有的“工匠精神”,撰寫了《電力職業精神》專著作為學生德育教材,促進形成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新格局。
教育引領,完善保障,改革機制體制全覆蓋提質
學院強化定向培養班學生支持保障,堅持“嚴管”與“厚愛”結合,多措并舉讓學生心無旁騖專心學習,以優質教育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嚴格按要求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比如落實國家教育助學金,一等助學金4400元/年,協助辦理助學貸款,每年最高可享受8000元貸款,“雨露計劃”對建檔立卡學生的補助為3000元/年;另一方面,對定向培養建檔立卡學生免除全部住宿費,并適當減免學費。
學院認真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的辦學理念,黨政主要領導以身作則,廣大黨員領導干部主動挑擔子,圍繞“調查研究、指導工作、促進育人、多辦實事”開展學生班級聯系工作,時刻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學院進行多項體系建設為定向學生的高質量培養保駕護航:定制課程體系,精準對接企業崗位要求;校企育訓體系,全面強化學生職業素養;雙師培養體系,有力支撐學生培養質量;三方評價體系,有效助力學生職業發展。